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中原名医讲师团 > 正文

罗素霞

发布时间:2020-06-26  来源:   
2020-06-26  健康大河南
仁医罗素霞:素心不改精研肿瘤康复 德艺双馨收获满天彩霞 

健康大河南讯:(朱振江/文)人如其名,素雅之中难掩彩霞满天。冠之以仁,系仁者爱人,仁心仁术。

走近她,感受到的是一泓湖水,清明如镜却博大宏远;又如都市兰花,立于闹市却兰质蕙心;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从容,这是见惯风雨后此心不动的淡然。

纵览她的医路人生,她追随自己的初心,屹立世间高度,入世历练,求索医学大义,常以慈悲之心面对芸芸患者,她精研肿瘤康复,以高超医术去解每一个患者的内心纠结;对她而言,医学虽不万能,世事虽很繁琐,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一次,她都要小心谨慎、倾力施为。

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她做人为医的态度。从另外一个时空看她,她是来自仙界的天使,一袭白衣一颗心,不负此世医生行。

她就是罗素霞,一个孜孜不倦、医路前行的肿瘤医生。

她散之于外的光彩和魅力,注定了她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内心坚持。这个内心坚持,让她在医生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心有格局才能克难攻坚 追求完美方走仁心仁术路

?时光回溯。1964年,罗素霞出生于巩义回郭镇,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70年代,回郭镇在全国率先大办乡镇企业,曾被毛主席誉为“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相对而言,在整体都非常贫穷的当时,回郭镇是一个经济典型,是河南的一面旗帜。

罗素霞出生时,文革马上就要开始了,等她上小学时,已经是一个又红又专的时代了,从小学到初中,聪明而知书达礼的罗素霞被选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个宣传队,有迎接国内外来宾参观回郭镇的任务;同时,罗素霞的父亲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父亲会在无形中带给他知识和格局的影响。

这些客观条件,从小给她开了一扇看精彩世界、广阔天地的视窗,在一定意义上会带给她思维上的启迪,在罗素霞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她总会抱着解决矛盾的目的,从更多的视角、从更有建设性的方法出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罗素霞要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中国恢复了高考。高考,在那个年代,是所有农村之人唯一走出去的路子。恢复高考那一年,罗素霞的长辈们参加了高考,考入名校。这给当地很多人以及罗素霞的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罗素霞暗自决定:必须考上大学。这不仅是她自己的决定,也是她父亲的期许,更是亲人的盼望。

然而,几乎半荒芜的小学与初中,让学业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

但,她是追求完美的人,为了这完美,她有锲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她追随自己内心的向往,抛弃惧怕、选择奋进。在1978年那一年300多个不眠不息的灯光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日夜兼程、挑灯苦读的女孩。

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是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罗素霞的成绩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她用了一百多天的时间,让自己找到学习的感觉,逐渐打开了令自己畏惧的知识大门,随后用一点点的进步肯定自己,不断获得自信,之后,她又用一百多天的时间,让自己的成绩突飞猛进、名列前茅。

走过了初三这一年,她考入重点高中,随后是她一直优秀的高中时代。她的优秀,被河南医科大学一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给以证明,这一年是1981年,她17岁。

白衣天使之路,仁心仁术之途,从此开始。

上下求索只因不忘初心 坚持学习只为砥砺前行

经过五年的大学学习,1986年,罗素霞被分配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在这里,她一干就是32年。

采访一个医生,我们都想挖掘这个人物波澜壮阔的前进历史,比如一个外科医生攻克手术时的惊心动魄与矢志不移,然而,现实并不是小说。作为一个医生,首先要耐得住刚入行那些年的苦寂。而作为一个肿瘤内科大夫,更是如此,尤其是面对千篇一律的肿瘤应该办法和条件简陋的时代特征,要想做出成绩,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而要想表现一个肿瘤内科大夫,必须站在时代高度、挖掘人物的阶段成长。

从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是一个过程,1986年,罗素霞上班的时候,河南省肿瘤医院基本上是作为省直单位职工的治疗医院,患者数量有限,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治疗肿瘤的办法非常少,药物屈指可数,辅助药物、支持对症药物几乎没有。

“我们以前看电影,常见肿瘤病人化疗后呕吐,那是那个年代治疗肿瘤的特点”此时,罗素霞略显无奈:“现在肿瘤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可以有效解决在当时看来不可能解决的事情”。这种大环境,是客观因素,在当时,罗素霞超越不了,她要在数年的时间里面、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点一点的前行,她必须要面对现状:外科治疗肿瘤主要靠手术,内科治疗肿瘤主要靠化疗。

然而,作为一个肿瘤内科大夫,罗素霞每一天都在与病人打交道,她见惯了病人的痛苦与呻吟,听多了病人的难过和诉说,病人的各种惨状都深深地出现在她的眼中,当然,病人痊愈出院时的灿烂笑容,也让她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但是,作为一名肿瘤医生,面对不可跨越的无奈,她的总是心有不甘。那个时候,按照传统办法治疗病人,很多时候,只能无奈地看着病人的疼痛、绝望、甚至死不瞑目,时间长了,很多医生也就习以为常了,也成为众多医生的内心常识,但是,每一个做事有成的人,总是于常识中看到变革,从平凡中发现亮点。罗素霞没有漠视,她在寂寞地探索、她在弱弱地思考,她在想是否有改进这些现状的办法。

为了寻找这些办法,罗素霞从来没有放弃过。作为医生,罗素霞认为,当决心成为医生那一刻,她已经身负锁链,这锁链虽无形,却赐予她终生的力量;这锁链就是医者的光荣。“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医生,现在很多人称他们为赤脚医生”罗素霞回忆:“人们有病都是找他解决,我感觉他非常有价值,也很光荣”。这光荣,让罗素霞遵循内心的呼唤、追求卓越;这光荣,让罗素霞努力学习、精益求精;这光荣,让罗素霞用精神的力量,与病人一起战斗;这光荣,让罗素霞以过硬的专业敢当患者的性命相托。

现在,我们穿越一下时空,回到现代,只为让我们更能读懂那个时代的她。

2018年7月份的时候,健康大河南曾经采访罗素霞:您是怎么理解韩启德院士的“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作用”这句话的?

罗素霞回答:健康有四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父母的基因,约10-15%;第二个因素是环境,占10-20%,其中社会环境约10%,自然环境约7-10%;第三个因素是医疗,占8-10%;第四个因素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占50-60%。

健康大河南又问罗素霞:癌症病人十个有七个是被吓死的,这话有道理吗?

罗素霞回答:有点高,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指出,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消化系统、皮肤和性器官是重灾区。中国人最不擅于用语言表达情绪,而往往通过身体表达,因此说,肿瘤是情绪的凝结。如何帮助癌症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也是肿瘤、精神、心理等学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处于哪个年代的罗素霞初入医道,那时,她不可能如当下这样全面而成熟、睿智而博大,她还处于不断思考,不断寻找解决患者问题的办法的探索时代。韩启德院士的“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作用”这句话,在那个时候,可能还不到4%,当时的罗素霞,她要寻找能够达到4%或者5%的办法。

当思考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学习和交流。1993年,罗素霞决定去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基础与临床专业进修学习,这个地方,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肿瘤学习圣地。

北京,中国的首都与文化圣地。这一年中,她一头扎进先进肿瘤知识的海洋,一颗热忱求知的心源自救死扶伤的需要。在这里的300多天,她无瑕欣赏北京壮美的风景,却不断请教来自各个地方的肿瘤大咖;她无心细看街边的黄墙红瓦,却泡在图书馆翻阅肿瘤医学书籍;她无意沉醉休闲惬意的各种娱乐活动,却奔向学术会议聆听肿瘤前沿思想;她无缘旅游拍照悠然喝下午茶,却在住所思考如何将百家思想融会贯通。

12个月时间,对于渴求知识的她,时光仿佛白驹过隙。故而,她不敢松懈,不敢停下;学得真经的梦想,不曾动摇,不曾放弃。

奋斗不息收获累累硕果 不断努力攀登肿瘤治疗新境界

这次学习,让她大开眼界,有一种“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的感觉,这种思想见识的提升,也奠定了她人生事业的基础。在这里,她汲取了中国肿瘤治疗最顶尖的技术和最前沿的理念,她的境界在提升,她的眼光在扩大。

1993年,罗素霞回到郑州。一年的进修,她收获满满。1994年到1996年,她将学习的内容,整理成书,以《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诊治手册》为书名,予以刊发。那个时候的河南,对于肿瘤的内科治疗,不仅缺乏治疗标准,更是跟不上国内的先进水平,这本书的问世,有效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在当时的河南肿瘤界,这本书意义重大。

随后的岁月里,罗素霞又陆续编写了很多书籍,其中她主编的《癌症康复》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她在这本书的封面上说:从社会、生理、心理的角度,让您对癌症的诊治和康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生命之树常青!

这个思想很重要。当时的肿瘤治疗,是一个以手术和药物治疗肿瘤为主的时代,身处中原的医生很少会从社会、生理、心理的角度思考肿瘤治疗问题,患者更是如此,所以,这本书的诞生,如夜空中的一个闪电,给很多的人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毋庸置疑,这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思想和办法,罗素霞如传道士一样,北京取经,披阅数百天,增删无数次,将这如沙漠甘泉般的知识带到中原。

这书虽薄,但字字珠玑,落地有声。

这书,也让罗素霞逐渐走出了那8%的思想,走出了为治疗而治疗的樊笼,她要寻找超越8%的、能够真正带给患者益处、甚至与病人一起战斗、最终能够战胜癌症的知识。她也逐渐明白,人是一个整体,人有生命的渴望,有健康的梦想,人有尊严,一个医生,要挽救生命,促进健康,就要综合考虑,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时光如梭,岁月流逝。在一颗求知心灵的引导下,罗素霞在不断的成长,越是成长,她越感觉自己需要再学习,为此才能在面对患者生命渴求的目光中寻找到答案。

2001到2004年,她攻读了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学位;2002年5月到2003年5月,她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院进修学习;2006至2009年攻读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2009年9月到2009年10月,她去挪威奥斯陆大学国立肿瘤医院肿瘤基础与临床,作为访问学者交流学习。这些学习为她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罗素霞39岁,成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最年轻的主任医师;而在此前一年,她已经是这个科室的副主任;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开阔,2006至今,她开始逐渐兼任河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郑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博士生导师,2012年至今,她担任河南省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

这与罗素霞的学习和研究息息相关,也是对她努力的一个认可,更是实至名归的一个写照。

要想战胜癌症 有效控制癌痛是医生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医生,在力争战胜癌症的大道上,她的思想是一步一步完善的,而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减轻病人的痛苦。

罗素霞永远记得一件事情。1991年的一天,快下班的时候,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双手按着肚子,弓着腰,眉头紧锁,颤巍巍地来到病房,说了一句:“大夫,我快痛死了。”随后放声痛哭。这一幕深深震撼了罗素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病人的疼痛处理好!

这就是罗素霞,虽然她见惯了生死离别,但是心头从来都是暖流不断,不曾漠视、不曾抛弃。她永远铭记着,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时的激动;她永不忘记,第一次治好第一位病人时的喜悦;她也永远能够体会到,失去第一位病人时的沮丧;即使走到今天,她也不会忘记感受疼痛的能力。

罗素霞介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千多万新发癌症患者,癌症初诊患者疼痛发生率约 25%,晚期患者发生率高达 70%-90%,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罗素霞知道,癌痛,最容易摧毁病人对抗癌症的意志,人无志不立,癌症病人更是如此,所以,要想战胜癌症,积极有效地控制癌痛是医生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是她走出8%纯医疗思维的重要一步。

为合理地进行止痛治疗,1986年WHO发布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建议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即根据常规、量化、动态、全面四项原则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再根据病情进行剂量的调整。几年后,河南开始推广并组织三阶梯止痛培训班,罗素霞看到了治疗癌痛的希望,积极参加培训班,并将所学应用于临床。罗素霞是河南最早开展“规范化三阶梯止痛治疗”的临床大夫之一。

据罗素霞介绍,那个时候,国内对癌痛治疗的临床实践存在诸多不甚规范之处,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罗素霞在科室内建立癌痛动态评估机制、癌痛规范化诊疗流程和疑难复杂癌痛患者会诊制度,同时加强健全医护人员培训和患者宣教制度,组织肿瘤治疗相关医护人员定期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编制医护人员癌痛规范化治疗手册,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坚持倡导规范化“三阶梯”止痛治疗,她在整合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舒适镇痛”的理念,推动河南省癌痛诊疗的规范化、精细化,2011 年,她成功创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带动区域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整体水平,在各县市建立80 多家协作医院,为基层医生指导与培训约 200 多场,并于 2014 年启动“无痛医院”建设,培养临床心灵关怀师 40 余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有信念才有奇迹 战胜癌症先战胜自己

在有效解决癌痛问题之后,作为罗素霞治疗癌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心理治疗和引导至关重要,这是她走出8%纯医疗思维的更重要一步。她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致癌、治癌、防癌。

研究证实,神经系统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使抗体增多。而精神颓废的人,可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心理健康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癌症的消退。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打开方便之门”。“一个人的内心冲击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认为郁闷、孤僻、嫉妒、忧思、多愁、急躁、易怒、长期忍气吞声、因丧失亲友哀痛而不能自慰、蒙受打击、劣性刺激而不得解脱、精神长期紧张等情绪变化都能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

对于这一点,罗素霞语重心长的说:“生活中有些事情、挫折与磨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发生后的态度,人的一生中生病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要用科学的方法诊疗疾病。”

罗素霞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专门提醒道:“不善于宣泄和表达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人,往往过分压制自己的负性情绪,竭力压抑原本应该发泄的愤怒情绪,这种“忍气吞声”性格的人易得癌症。这类性格的人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等情绪,不让发泄。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给癌症以可乘之机。”

这些主观上的不良心理状态,常常是癌症的催化剂。有关资料显示,多数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对疾病过度恐惧,而被“吓”死。相反,能够坦然对待晚期肿瘤、积极配合与癌魔战斗的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命,甚至能够战胜癌症。

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罗素霞带领团队给众多患者进行了心理治疗,包含在心理行为干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医患之间语言、行为的交流以及治疗性人际关系的交往,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治疗过程。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的、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斗志,增强自尊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控制感,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

罗素霞认为,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不合理成分,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象、信念,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那么,疾病的压力就会变成战胜疾病的动力。

同时,罗素霞强调,癌症病人需要家庭、社会真诚的关心、爱护、支持、同情与理解。她说,人的一生中生病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要用科学的方法诊疗疾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对生活、对家庭及对社会活动的信心。须知,恐慌、担心、害怕本身就是对身体免疫力的打击,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是不能低估的。通过合理、科学、有计划、适当的综合治疗,加之病者积极的配合,度过诊治难关,完全可以走上康复之路。

据罗素霞统计,河南省肿瘤医院治愈的癌症病人、长期生存而健在的很多,实践证明癌症不是不治之症,癌症不等于死亡,有成功的信念才会有奇迹的出现。

癌症治疗是综合治疗 肿瘤的“支持之路”必定卓越而不凡

在罗素霞的整个治疗体系中,难点是癌症晚期患者,在现有条件下,治愈率不可能很快提高,这个时候,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将是肿瘤防治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

罗素霞称,从WHO提出“缓和医疗”,到MASCC提出“支持之路”,从201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到2017年ASCO(美国肿瘤学会)公布的实施积极的症状干预可以延长生存的一项LBA研究,大量理论和研究证明了“肿瘤支持/姑息”的卓越和不凡。

传统意义认为姑息治疗是肿瘤临终阶段的一种关怀,是对晚期并发症和症状的处理。现在提倡全程管理,全方位覆盖,所以从诊断开始就要加强支持,包括营养、精神、心理支持,还包括治疗的手段如药物、手术、放疗等,是一个有计划的、合理的综合治疗。不仅要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疾苦,还应该注意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上述精神,这才是肿瘤治疗“支持之路”的重要精髓。

对于未来,罗素霞和她的同行们一直在呼吁:支持/姑息治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同时,需要更加科学的、全面的、规范的发展。

“人类要想战胜癌症,必须跳出传统意义所理解的纯粹医疗行为”罗素霞语重心长道:“研究表明,肿瘤的发展会在人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极速扩张,侵占人体的正常器官,但是让人们处于一种正能量的情绪中的时候,人体内的卫兵——免疫细胞将会逐渐开始与癌细胞展开斗争”。

“人不是不能战胜癌症,而是自己是否能够战胜自己”罗素霞强调:“健康的四个因素中,医疗和遗传占25-30%,环境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5-75%,癌症也是这样,作为健康的人,首先要预防癌症,控制自己70%左右的因素,即使患了癌症,癌症也并不是绝对的死症,你仍然有机会脱离癌症控制,走出灿烂未来,这个关键就是如何合理应对癌症”。

从关注癌症疼痛,到心理治疗和支持治疗,以及罗素霞独居特色的有效引导,这些都是罗素霞从各个侧面逐渐让病人走出癌症的办法,都在让病人积累点滴正能量,从而增加战胜癌症的几率。

32年历经万千患者 仁心不改治病更治心

作为肿瘤医生,罗素霞不能为病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她的古道热肠与医者初心从未改变。曾经有一位癌症患者,肺部出现了转移瘤,罗素霞给出的治疗方案中有一种比较贵的药品,而患者属于工薪阶层,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决定放弃。罗素霞了解情况后,介绍患者参加由中华慈善总会资助的救援项目,使患者得以继续治疗,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衷心感激。

到目前,罗素霞仍然承担着六项慈善总会资助项目的签字医生,这个公益事业,每一年都在帮助更多的患者减轻负担,减少压力。

“肿瘤患者的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此时罗素霞略显无奈,但又坚毅的说:“我的行医理念是坚持医者仁心,维护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肿瘤医生分为几个档次,普通医生将肿瘤治疗作为一项工作,虽风雨无阻例行推进,但那仅仅是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高级的肿瘤医生,对于生老病死也很无奈,医生只能让人在生老病死之间活得有尊严,医生知道自己不是神,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可以让人活得更好;顶级肿瘤医生,不仅履行自己的医者职责,同时要考虑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要努力帮助病人打开战胜癌症的上帝之门。

顶级的肿瘤医生,是智者、是来自仙界的天使,仿佛她们知道上帝的另外一扇门,虽身处凡间,但是尽量地引导疾患之人战胜痛苦,走向幸福。

故而,罗素霞任何时候面对病人都和声细语,不疾不缓,耐心应对,一袭白衣道尽医者初心。因为她知道患者康复仅仅依靠那8%的医疗手段是不行的,患者需要好的环境、需要贴心的语言、需要适当的心理疏导,需要医生调动患者自己身体内部的积极性、正能量来增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才有可能战胜癌症。

曾经,一位史姓患者,他在肿瘤医院治疗了半年,这位患者说:“罗素霞大夫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给了我最大的精神安慰和治疗,在我最失落、最困难的时候,是您给了我生的希望。最使我难忘的是您不但对您的病人做到了体贴入微,对护理的家属也同样做到了关心备至,面对家属失落的心理和唠叨的神经质,您总是那么耐心地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解除了病人和家属的心理障碍,您知道吗,这对一个患有癌症的病人家庭是多么的重要呀!”

还有一位患者说:“我姑父在08年诊断出非小细胞肺癌,在新乡一家医院做过手术后,没多长时间就复发了,医生私下给家人说控制住的可能性很小,全家不甘心,经人介绍怀着一丝希望来到罗主任这里,罗主任态度非常好,看病也很认真,仔细了解病情后重新给了化疗方案,4个疗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慢慢家人也跟着越来越有信心,更让人高兴的是,我姑父现在像个正常人一样,可以自理衣食住行,定期到医院复查,每次复查结果罗主任再忙也会抽出时间仔细看片子,叮嘱再三。真的非常感谢您!

这种感觉,就如患者所描述,但从笔者感受的角度又不同。认识她已经近十年,最早的认识如蜻蜓点水,但让人感觉温润大气;因为工作缘故,又认识到另外一个对工作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医者,而每一次的为人处世上,又感觉她不是远离人间的天使,而是完全隐于世间、洞察世事并处处得体大方的魅力女神。

白衣天使,是最配她的称号。天使在人间,本来就是解救含灵之苦的。

癌症,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战胜,但是,人类从来没有停止与癌症斗争的步伐,从来不乏有从癌症魔爪逃脱出来的智者,从来不乏战胜癌症的勇者,所以,2018年世界癌症日,主题是:战胜癌症,我们能,我能!作为河南省的一面抗癌旗帜,罗素霞无论是从癌痛治疗、还是姑息治疗以及心理疏导,都是在践行一个顶级肿瘤医生的医者初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德艺双馨收获满天彩霞

不管在什么地方,一个优秀的人总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因为这种优秀有传染性,优秀的领路人可以以优秀来感染优秀,以真善美来传播真善美。

罗素霞的优秀是大家都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她荣获了很多社会荣誉,她是中国抗癌协会两个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和常委,全国的副主任委员,意味着她的学术地位在全国排名前列;因为她卓越的成绩,众多光环和荣誉也纷至沓来,她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一个医生治病救人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医生的科普宣教和传道受业解惑却是无限的。罗素霞所带领的团队每年积极开设“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治疗与心理康复”等讲座,同时举办“消化道肿瘤青年医师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走遍河南省各市、县医院,多次举办基层医生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生的业务认知与诊疗水平,在业界及社会中逐步扩大团队影响力,积极推进团队研究成果的普及。

在繁忙的工作之外,罗素霞还不忘医学的薪火相传,自从她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共计培养了39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这些高精尖的人才学得真经,继续为民造福。

在团队建设上,罗素霞不仅是优秀的科室主任,还是优秀的医院院长,同时,她更是一名能够统筹优质人才、为肿瘤疑难危重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的大医生。2015年,罗素霞启动了结直肠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每周均针对来自本院各科室及基层医院前来就诊的结直肠癌疑难重症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团队的创新研究中获益,罗素霞带领的团队,秉承多学科协作理念,长久以来致力于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创新科研,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从而使消化道肿瘤患者获得更加获益。

一个医生、一个院长、一个导师、一个充满爱心的公益大使,当然,她还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这些角色,意味着她的更加忙碌。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她恨不得将时间掰开使用。合理固定门诊时间、查房时间和行政时间,灵活机动抽时间与同学们交流,利用现代化工具安排其他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将时间海绵挤了又挤。这常常让她下班很晚,几乎没有照顾到家庭。“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此时,罗素霞的神情透露着愧疚:“当然,这也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作为一名医生,罗素霞走过的路无疑是值得学习的,她告诉我们:成熟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从重复的工作中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不断创新,追求患者满意;同时要坚持仁心,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引导,换位思考;当然还要不断学习,加强交流与团队协作。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成长和发展,切不能固步自封,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这就是罗素霞,亲切而温暖,治病更治心;医术精湛,为人得体,似知识隆起的峰,如急流汇成了湖;又像大地,不语不言,但包容万物。


[责任编辑: 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