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汤磊:幽门螺杆菌阳性是胃癌前兆?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发布时间:2023-09-13  来源:   
2023-09-13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睢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汤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朋友都会定期体检,其中碳十三呼气试验也是众多体检项目中,人们做得较多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很多患者都被体检报告中的“阳性”吓到了,更是有患者会问我,“医生,阳性是不是意味着有癌变的可能”、“阳性有没有办法治疗”、“听说治疗之后,还会复发?”。对于大家的这些疑惑,我来详细讲解一下。

  幽门螺杆菌简称HP,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比如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MALT淋巴瘤,其他系统疾病如皮肤科的慢性荨麻疹,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

  大部分Hp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是因为发生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到医院就诊,可能有上腹痛、上腹不适和腹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少数患者口臭的症状也可能与Hp相关,但这些症状都没有特异性,没有感染Hp同样也可能有这些不适。

  幽门螺杆菌阳性是胃癌前兆吗

  在看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诊断结果时,很多朋友都会心里一惊,觉得自己可能已经在胃癌的边缘徘徊了,心理非常焦虑,其实大家不用如此担心。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一蹴而就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些致癌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I类致癌因子。

  比如说幽门螺杆菌后,先发生浅表性的胃炎;浅表性胃炎中约有50%转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中的40%到了肠化生;肠化生里约10%到了异型增生;异型增生里1%-3%才会进展到胃癌。这样算起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即便不去治疗,罹患胃癌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

  但是几率低不代表没有风险,因此,我们既不要夸大幽门螺杆菌的害处,也不能忽视它的致癌风险,即便是1%的风险,放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100%!所以对于胃癌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唯一目前能够确认的,最可控的一个因素。我们在感染初期杀菌的话,就能大大降低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阳性如何治疗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由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四种药物组成,是一种联合用药方法,可以用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为抗生素杀菌创造适宜环境。常用的包括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两种抗生素: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依据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和是否存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铋剂:有辅助杀菌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果胶铋、次碳酸铋、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还有些朋友存在一丝忧虑:听说有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好了又复发,自己不会也这么倒霉吧?其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推荐根除治疗的对象一般是成年人。对于成年人而言,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成功以后,很难再次感染,年复发率极低。

  很多时候,大家认为的“复发”,多是没有根除成功的,比如没有规范用药、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复查,导致患者认为根除了,实际上并没有根除。这类患者根除治疗成功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其实是原来的细菌有活动了,并不是重新感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也定期复查了,但由于检测手段、间隔时间、检测时的准备不对等问题,造成了假阴性,以至于误认为“根除成功”,在停药结束治疗后,一般要间隔至少4周,还要确保之前的2周没有用过各种拉唑、替丁类等抑酸性药物。

  那么在治疗期间,什么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呢?也许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忽略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1 .未能进行口腔清洁

  幽门螺杆菌不仅容易感染胃的部分,也容易感染口腔。 许多患者开始重视胃的健康,但忽视了口腔的清洁。 要知道,病从嘴里进入并不是不可能的。 平时不注意刷牙,吃了食物后不清洁的话,会出现很多菌斑。 幽门螺杆菌的“驻扎地”在这里。 所以,为了治愈后不困扰复发,刷牙的时候不要随便刷牙,应该把缝隙擦干净,以免留下污渍,让幽门螺杆菌有间隙进入。

  2 .没有继续用药

  生病吃药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病情好转后,当然不用吃药。 很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认为对身体没有很大的阻碍,认为吃的四联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所以决定停止吃药。 其实我们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时候,有“稳固的期间”。即使我们自己觉得身体好了,也不能随便放弃吃药。 具体的停药时间与时机,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判断。


[责任编辑: 郭婵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