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国医讲堂 > 正文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宋瑞捧、杨雅阁:传承与创新并重,领航中西医协同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   
2024-03-14  健康大河南

  前言:为传播中医药特色文化,汇聚力量为中医药强省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中医药强省名家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宋瑞捧,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专业组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杨雅阁做客演播室,就中医药强省建设,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

  本期要点:

  问题一:在健康中国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医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您如何看待中医药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宋院长)

  答: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总书记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指出什么是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那就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总书记2021年5月在南阳考察时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中医药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河南省出台了很多文件,2022年9月,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23年10月制定公布了《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今年召开了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这些都促使了中医药强省建设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些大背景下,我们医院就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于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中医药在医院的发展框架,中医药理念融入所有医院发展战略,2021年制定了医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业务分为健康和医疗,中医和西医,到2025年实现的目标为“医疗服务与健康服务均衡发展新格局,中西医融合并重新局面”。

  中医药既有诊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也有身心同治和防治康养的多元价值。一方面,从其特色和优势来看,如整体辨证、防治养结合、个性化治疗、多样化给药、绿色天然药物使用、心身同诊同治等,呈现出治疗手段丰富、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服务方式灵活、费用低廉、创新潜力大、比较优势突出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中医药具有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等资源特征,呈现出无可比拟的多元价值。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是河南在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保有其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发掘和激发中医药多元价值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第一,发挥中医药独特的卫生资源优势,彰显维护全民健康的医学价值。这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而且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多样、费用相对低廉、临床疗效确切等优势,在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发展中医“治未病”和疾病康复、做强基层上下功夫,构建起重预防、供得起、可持续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打造河南中医药高等教育一体两翼“双引擎”,对于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健康河南”向纵深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第二,发挥中医药极具原创性的科技资源优势,彰显知识经济的独特价值。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要求。发挥中医药预防医学、养生保健、防治重大疾病及疑难杂症和传染病、“亚健康”非药物疗法等传统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中医药“主导新赛场,制定新规则”的发展态势,以现代科技支撑和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形成“高、精、尖”和“简、便、廉”相互支撑的技术与产品,使更多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进入“百姓家”。

  西医强调标准化与规范化,而中医更强调个体化与差异化。

  现代医学分科精细,在专科疾病治疗的同时,难以整体统筹改善机体的整体机能,中医因为整体思维及辨证施治的特点,在处理疑复杂疾病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西医并重,兼顾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可解决临床上很多棘手的问题,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中正在突显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比如应对疫情,应对感染性疾病等等。

  医学是不分中西的,对于经受疾病痛苦的大众更是如此。东西方之间,医学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问题二:您是如何将中医药理念融入到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中的?这对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救治水平有何积极影响呢?(宋院长)

  答:2021年制定了医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业务分为健康和医疗,中医和西医,到2025年实现的目标为“医疗服务与健康服务均衡发展新格局,中西医融合并重新局面”

  管理框架介绍,健康管理、医养领先、慢病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吃动睡想模块形成,中医病房成立,省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医学运动科室成立,中医日间病房成立,日常保健,疑难重症救治,

  各种指标,重大传染病救治百分之百,疑难危重参与率70%

  作为综合性医院,临床各个学科其实都有疑难杂病,而多学科会诊、中西医协同是处理疑难杂病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医进入临床各个学科的切入点,随着中医药帮助临床各个学科一步步的解决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病,那么中医药理念就逐步融入到整个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服务之中,因为医院工作和核心就是以病入为中心解除病痛。

  中西医协同,快速提高了医院救治重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也提升了医院救治急危重症的能力,对于慢性病的长期管理也不可或缺,这些都对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救治水平有积极的影响。

  问题三:宋院长您好!我们了解到,省直三院这几年在中医方面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在治疗传染病和疑难重症病方面,您能否谈谈?(宋院长)

  答:医院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应对重大传染病和疑难重症,中西医协同专业组成立的前身是医院中西医协同疑难重症临床协作组,疑难复杂疾病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点,中西医协同疑难重症临床协作组就是针对病情复杂的疑难重症实现多学科诊疗,集中多学科专家,优势互补,共同讨论制订中西医协同的诊疗方案,以提高复杂疑难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中西医协同疑难重症临床协作组经过两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成果显著,去年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西医协同专业组,专业组团队成员由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专家和骨干医师组成,其目的:第一为了应对重大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第二提高危重症救治的成功率,第三解决现代医学诊治效果不好的疑难杂病。

  取得成果:新冠非重症及重症、甲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来袭,中西医协同专业组在院领导的快速组织应对下,通过大量病例观察处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总结高效方证,救治大量新冠重症患者及肺炎儿童,公布方案(1号方柴桂败疫方、2号方柴胡败疫方、3号方温阳祛毒汤、小儿支原体肺炎1号方、小儿支原体肺炎2号方),宣传推广,惠及众生,蜚声国内外,多次被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公共号等平台推广。

  问题四:杨主任您好,在咱们医院,中西医协同主要用来解决临床中面临的哪些难题呢?(杨主任)

  答:首先是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比如新冠病毒感染、流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其次就是慢性病的综合调理,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像治疗糖尿病并不是仅仅只是降糖那么简单。还有就是疑难杂病和危重症,比如:

  1.诊断明确,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经系统检查,诊断不明,痛苦症状难以缓解,如发热待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

  3.多脏器功能不全,机体机能差,治疗效果欠佳,如同时合病心肾及消化功能不全。

  4.危重症患者的复杂并发症,如重症胰腺炎腹腔内高压或腹腔内感染坏死难以控制。

  5.肿瘤病人手术、放化疗相关并发症等。

  问题五: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一直是医学界的关注焦点,您能否分享一些专业组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杨主任)

  答:比如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容易出现白肺,最终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这个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难题,而中医药对这个却效果显著,我们医院的协定方案3号方温阳祛毒汤,就个中药方案简单方便,我们医院应用3号方温阳祛毒汤成功救治了大量的病入,而且救治成功率非常高,当时有不少外省的患者带着氧气驱车几百公里往我们医院赶。为了能让更多患者获救,医院领导授权,向全社会公布方案,很多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其它的还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胰腺炎,中医药的治疗,我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问题六: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您有何看法?(杨主任)

  答:中医药传承几千年,一直护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一部中医药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疫情抗争史,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其实就是依靠其疗效,以及其治病简便效廉的优势。

  国家的中医专家曹洪欣教授说:面对目前的发展高峰,既要注意避免中医药“神化”,又要避免中医药庸俗化,要正确的认识中医药,才能发展中医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重视中医药,比如日本、韩国、还有欧美等,我们作为中医的发源地,中医人必须脚踏实地的传承好中医药,并守正创新,在中医药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习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与时俱进,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问题七:推广中医药文化对于提升中医药的影响力和认知度至关重要。宋院长,您认为在推广中医药文化方面,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此您有哪些建议吗?(宋院长)

  答: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自信,很多人自信心不足。中医制剂转化,借鉴日本、韩国现代化经验。尽管中医在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但现代科学界对中医的认可度仍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科学证据和规范标准。这也为中医在民间的传播和接受程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推广中医药文化,任重道远,这不仅仅是中医从业者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因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就要求我们要求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加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推广中医时,需要处理好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平衡。

  问题八: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咱们医院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宋院长)

  答:中医人才的培养,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医院对中医人才要求要努力学习并应用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理论体系的学习,医院是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开办了经方医学学习班,医院有中医经典病房、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中西医协同门诊作为中医经方医学带教门诊,即处理疑难杂病,又负责全院中西医协同会诊工作,带教中医药的跟诊学习。同时医院有杨雅阁、杨丹丹两位副主任医师参加仲景书院第四期“仲景国医人才”的培养等等。

  问题九:在推动中医药创新方面,医院中西医协同专业组有哪些具体的计划呢?(杨主任)

  答:在临床上用好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首先在医圣仲景医学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针对具体病种,比如肺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等,用西医诊断明确摸清具体病情,然后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摸清疾病背后的病机,经临床验证的高效方证,作制剂转化。同时中医是综合治疗,包括经典中医方药、针灸、中药外治等,将中医内服外治综合治疗,在临床具体全面应用推广,使医院多学科受益,更多病人获益。

  问题十:对于年轻的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您认为他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杨主任)

  答:学中医,没有捷径,必须“多读书、跟名师、勤临证”。读书和跟师都是跟先生学,我的老师说过什么是先生?“先生就是比我们先出生,先走过弯路,吃过苦,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我们学中医,必须多读书,跟名师,这样才能站在老师和先生们的肩膀上前进,看的更高,走的更远。跟师也就是师承,师承是中医的灵魂。作为中医从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一定要回归临床,用中医药理论切实解决患者病痛,在临床中不断的思考学习。

  问题十一:节目的最后,请两位来谈谈中医药在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您认为哪些领域有望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重点?

  宋院长:未来社会是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尤其是老年病是未来医学的重点,也是中医药重点关注的领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还有中医在治未病和抗衰老方面也有巨大优势。

  杨雅阁:在感染性疾病应对方面,目前抗生素耐药率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中医药在应对感染性疾病领域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如何应用中医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如何应用中医药替代抗生素。

  结语:好的,两位专家不仅深入阐述了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分享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我们相信,在中西医协同专业组的努力下,医院中医药事业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期待着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中医药事业中来,共同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期嘉宾:

 

  宋瑞捧,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 河南省妇联代表

  郑州市政协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疡科专委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神经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副主委

  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等

  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得省科技创新人物称号。师从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临床和科研系列工作,尤其在糖尿病坏疽方面有较深造诣,发表国家级论文30余篇,SCI论文3篇,近几年在医院主管大健康工作,推广中医药发展,带领中西医协同小组研发了一号方二号方三号方,在新冠防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雅阁,师从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协同专业组负责人,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脾胃创新分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等

  擅长高级消化内镜技术(ERCP、ESDERAT等)处理消化病及胆胰疾病,并专注于中医经方医学及传统针灸处理急危重症及疑难复病、肿瘤、重大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等临床难题


[责任编辑: 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