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张虹:传承智慧,踔厉奋发,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前言:为传播中医药特色文化,汇聚力量为中医药强省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中医药强省名家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主任药师、二级教授张虹做客演播室,就中医药强省的话题,与张主任一起交流探讨。
本期要点:
问题一:前不久我省召开了中医药强省大会,全面擘画我省中医药发展大计,作为一名中医人,内心是不是挺激动和充满期望的?
答:是的,当时看了中医药强省大会转播,我的内心是非常激动和充满期望的。发展中医药是济世利民、造福人类的宏伟事业,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和医圣张仲景故里,历代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医药资源丰富。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禀赋富足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中药材资源,天然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奠定了河南中医药发展的显著优势。当前,河南正处于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时期,抓好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不我待。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助力健康河南建设中取得更大突破。
问题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医骨伤医院,中医骨伤和临床中药学更是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能介绍一下贵院的中医药特色吗?尤其是您带领的临床中药学。
答:我们医院是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一所具有230年历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文化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和临床中药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医院按照疾病轻、重、缓、急,调整临床中心、科室布局,合理利用医院手术室及重症医学科资源,促进骨伤学科发展。特别是运用传统中医特色手法闭合复位治疗骨折是我院的中医特色优势。和西医相比,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效果好、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廉的特点,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不用开刀手术,无手术大疤痕,既缓解患者的就医负担,又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我院中医骨伤特色疗法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我院临床中药学团队以临床、教学、科研为平台,以提高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提升药学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围绕学科发展的方向,以基于信息系统的药品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为基础,加强基于临床实践的临床中药学服务能力创新研究,基于平乐郭氏正骨的医院制剂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使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形成特色和优势,解决临床中药学学科面向临床及转化的问题,获得不少高层次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临床中药学高水平发展。现在,我们基本已形成了有中医骨伤特色的临床中药学学科研究和发展模式,构架起医学与药学、临床与基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多学科交融的学术交流与协作,使临床中药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问题三: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独特优势。在历史上历次应对疫病过程中,都发挥了独特优势。现如今,中医药在骨伤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又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答: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骨伤疼痛,还可以促进骨伤部位愈合。具体的优势可以分为两点:
1、诊疗优势,可以开展个性化治疗。因为每一位患者受伤的部位和身体状况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医治疗骨伤,时常依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病理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经过综合分析,会根据治疗方案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推拿、拔罐、针灸、按摩、膏药贴敷及手法复位等,而且疗效显著。医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疾病信息,进行综合辨证,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副作用也小。同时,还能够预防复发。中医治疗骨伤不仅可以治疗受伤部位,还能够对全身进行调理,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骨伤复发。
2、治疗方法上的优势,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骨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内服、外敷等方式。中药不仅可以缓解骨伤疼痛,促进骨组织修复和再生,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针灸也是中医治疗骨伤的一种常用手段,通过针刺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状态,缓解骨伤疼痛程度,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代谢功能和营养供应,促进骨伤部位愈合。
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的另一种常用手段,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缓解骨伤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代谢功能。
所以说,中医药在骨伤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骨伤疼痛程度,还可以促进骨伤部位修复和再生,预防并发症。
问题四:近年来,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养生被更广泛的接受。但不少人对中医药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中医药不是科学,疗效相当于“安慰剂”效应。张主任,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中医药呢?
答:这种说法是非常局限的。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国14亿人口,70%以上是亚健康人群,西药抗生素的副作用令人心惊,而中医“治未病”的养生理念正好适合这一广大人群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养生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健康养生产业也正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目前,中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市场巨大处于快速上升态势。
但是现在养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比如:当代职场人群普遍存在脱发焦虑和睡眠焦虑。“80后”已经进入“防脱保卫战”,在防脱发产品购买人数方面,女性是男性的3倍。睡眠产品2023年销量同比上涨220%,其中六成睡眠产品由女性购买;“95后”更偏爱褪黑素,褪黑素三成销量来自“95后”;而“70后”则更偏爱科技助眠,更多选择购买新奇的睡眠产品,如失眠贴、睡眠仪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里设立有中医科,提供中医养生服务,这为中医养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平台。中医保健产品市场逐渐扩大,包括中草药、中医调理食品、中医按摩器具等,人们可以更便捷地在家中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医养生机构在各个城市兴起,提供中医诊疗、养生调理、推拿按摩等服务,成为人们进行中医养生的选择。总体而言,中医养生行业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当然也面临着提升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等挑战。
问题五:与“不认同中医”截然相反的是,一部分人认为中医是“万能”的,甚至极度排斥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就骨科而言,在哪些方面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呢?
答: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医学体系,对生命健康和疾病认知方式不一样。中医通过发挥人整体作用来扶正祛邪,是围魏救赵,是大禹治水。中西医结合,找好发力点很重要。治疗骨科疾病,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治疗骨病应该从整体上进行调整,而西医则强调病因和病理机制,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病,具有疗效明显、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那中西医结合是如何治骨病呢?
首先是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整体状态,调整阴阳平衡,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还可以通过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针对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就是内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骨病的过程中,内外因素都需要考虑。内外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整体状态、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就是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热敷、冷敷、牵引等方法,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调理是也中西医结合治骨病的重要方面之一。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油脂和糖分。同时,还需要注意食物的搭配,避免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以免影响骨骼康复。还有心理护理,骨类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因此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医护和家属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们医院,经过多年实践,中西医结合在骨折治疗的应用,吸取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之长,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指导思想,充分概括了骨科临床上骨折治疗不可回避的治疗与康复、固定与活动、局部与全身、内因与外因、骨与软组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整体观念及微创理念的内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问题六:既然中医药在多种疾病的防治上,有其自身优势,那么您认为,在多学科联合诊疗中,该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惠及更多不同疾病的患者?
答: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这是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意见的重要具体举措,针对性强,力度大,进一步加大了“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而且《方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尤其以强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主,搭平台,提高重大疾病诊治能力,这是助推中医药发展治本之策,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亮点。
《方案》中明确要增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从教育方面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建立起中医药思维,从技术方面要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联合研究,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解决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多学科协作诊疗,要坚持以理法方药为主线,突出专业性,提高可及性,才能产生显著疗效,才能惠及更多不同疾病的患者。
问题七:河南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药大省,这在推动我省的中医药强省建设过程中,能发挥哪些独特的优势呢?对临床药师和学科建设负责人来说,河南从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迈进,需要做哪些提升工作?
答:河南是中医药大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提出要“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推进健康中原建设”;2020年4月,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原建设和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谋划了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举措,涵盖5个方面23条措施;2022年9月,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23年10月,制定了《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中医药强省建设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临床药学作为医院的核心组成部分,要面向“十四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继续发挥医药协同的优势和经验,不断创新和提升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要形成信息化药学和药事管理等临床药师配套团队。在与临床密切协作、共同探索的基础上,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创新、面向临床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要有坚实的积累。要面向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患者需求,探索创建药学服务新模式;针对临床治疗需求,开展临床药学科研工作;建设精准用药服务体系,组建个体化药学服务团队,拓展服务项目。
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对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药学发展政策驱动,要求临床药学学科向注重内涵式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精细化管理转变。新的机遇,新起点,期待临床药学学科能够再次腾飞,高质量发展,造福更多患者,助力河南中医药强省建设。
问题八: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在中医药诊疗需求和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矛盾,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您认为,基层中医应该如何应对?
答:不可否认,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在中医药诊疗需求和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矛盾。发展中医药事业,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清晰的发展路径。
基层中医,如何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
以建设优质高效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拓展中医服务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普遍开设中医科室,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全覆盖。
同时要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引导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中医药服务。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培养中医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创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选拔、流动和职称晋升机制,通过增加全科医生中医医师特设岗位和“县管乡用”中医医师比例,进一步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通过开展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医骨干人才,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问题九: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不断促进,这是一场机遇,但同时又充满挑战,您是否这样认为呢?
答:是的,机遇之中充满挑战。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之道,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中医的传统理念强调“治未病”,通过预防和调养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而中医的养生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志调节等,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同时,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等也为现代健康管理提供了独特的思路。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中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量化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中药的提取和制剂技术也不断改进,使得中药的疗效更加显著,使用更加方便。此外,互联网+中医的模式让中医服务更加普及和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远程诊疗等方式获得专业的中医建议。中医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还体现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上。越来越多的国际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医药,将其应用于健康产品的研发和医疗实践中。中医药的国际化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也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
所以说,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宝贵的财富,积极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在现代生活中继续绽放光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医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原则,摒弃一些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内容。同时,加强中医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推动中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问题十:今年2月27日,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您认为这些部署,对临床工作、中医院建设发展方面有怎样的作用?
答: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的召开,这在我们省是一件大喜事。也是中医界期盼已久的大事,更是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起点。这场高规格的大会将为河南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河南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绘出新图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跑出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正式揭牌,这也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将重点围绕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全力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积极融入国家中医药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把省中医药科学院建成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型的服务平台,以科研为牵引,强化中西医协同,提升中药产业能级,聚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筑牢健康根基。
问题十一: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想要赓续中医药事业发展命脉,需要大力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对于这个话题,您肯定有独到的见解,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答:人才培养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骨干、领军及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应掌握坚实宽厚的中医药知识,熟悉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具有丰富多元的交叉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广阔的国际视野、勇毅的创新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最终成为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作为中医药人,一定要切实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对接需求,实现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
要坚持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围绕人才链,培养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搭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梯队;加快推进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能力。围绕教育链,建立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紧贴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以强化中医临床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围绕创新链,要深化中医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改革,实现河南省中医药实验室体系重组调整优化,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按照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豫药产业、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业现状和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强弱项、锻长板,补齐短板,提升优势。
人类健康的全生命周期,以培养满足健康中国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医学人才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以拓展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注重临床技能训练,围绕中医药人才的核心能力,打造一支高层次、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结语:在当下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守正创新中医药事业方面,河南中医药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相信通过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能够让中医药文化走遍中国,走向世界,让“中国处方”和“中国方案”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期嘉宾:
张虹,主任药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基地建设办公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任,
全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评审专家;
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评审专家;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
中国药学会优秀药师;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
河南省优秀执业药师;
河南省首届老百姓最喜爱的科普专家;
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指导老师;
洛阳市科技杰出人才;
洛阳市优秀专家;
洛阳市拔尖人才;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
参加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医药卫生报》等媒体上发表文章90余篇。主编专著12部,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20余项,在研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