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院孟庆良:不断探索、不断超越,书写中医药事业新篇章!
前言:为传播中医药特色文化,汇聚力量为中医药强省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推出《中医药强省名家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孟庆良做客演播室,就中医药强省的建设,与孟主任一起交流探讨。
本期要点:
问题一:我们了解到,您从医近30年,在风湿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经验丰富,那目前,中医药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挑战和机遇?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说法,认为风寒湿等外邪是痹证发病的病因之一。可见我们的古人,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中的寒、湿可以导致痹证的发生,为此这也是中医“风湿”的由来。
中医治疗风湿病有很多办法,如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中医治疗疾病的最大特点是辨证论治。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属于风痹?寒痹?热痹?并结合病人体质的虚实状况:是属于气虚?血虚?阴虚?肝肾亏虚?等等。综合辩证,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需要医生全面系统地权衡病人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强调辨证求因,治病求本,注重标本同治。另外中医药治疗能能弥补西药不足,并减轻其毒副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案,主要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一是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加强其解热镇痛之疗效,又可弥补非甾体类抗炎药疗效不持久,不能控制病情进展的不足;二是合并使用改善病情药,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使联合用药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又能根据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辨证治疗;三是合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往往容易导致疾病的反弹,配合中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目前已发现中药中有许多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类似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和方剂,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滋补肾阴和温补肾阳。运用中药治疗还可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和骨质疏松的发生。
中成药在治疗风湿免疫病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传统抗风湿中药里提取有效成分治疗风湿病,如从中药雷公藤根中提取雷公藤多苷、从青风藤中提取青藤碱、从白芍中提取白芍总甙,药理研究均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疮等病的治疗,显示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中草药及中成药治疗外,针灸、推拿、熏蒸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对于风湿病的治疗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
风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风湿病患者而言,在使用抗风湿治疗的同时,还可以寻求中医药的帮助,根据自身体质特点,联合中医药调理,可以提高整体疗效,尽早恢复免疫稳态。当下,在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战略下,中医药服务体系在不断的完善,朝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不断前进,促使各级中医院不仅可以治病,还可预防疾病,风湿病也在持续发展中。这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二: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药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孟主任,您为什么热爱中医药?您最喜欢中医药的哪些魅力?
中医不单单是医学,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中华国粹之一。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我自小对中医药文化就十分热爱,目前从事中医药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将近30年了。在古代社会,它是当时唯一的医学治疗体系、解救过无数民众的疾苦。今天,是因为它在许多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病的治疗中仍然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我热爱中医药最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中医的魅力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医“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
其次,传统中医理论中,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就是“平衡”理念,讲求平衡的保健思维,融在养生的行为中。养生保健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是美好的愿景和追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样的健康愿景谁不喜欢?养生就是养护生命、保护健康,中医药在这个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另外,中医药从业这大都具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情怀,颇显责任与担当。为医的境界则如医圣张仲景所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任何体制中,都是妥妥的人生榜样!加之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医者的心、眼、神和所有的关注都在患者身上,充分的医患交流,提高了就医感受,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都是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问题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寻求中医药的帮助,中医药人也当自强,那作为医生需要自强什么?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中医药人?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君子应效仿宇宙的坚韧和刚劲,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永不止步。作为一名医生,最需践行的就是自强。从古至今,有很多顶级中医大家将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学生,正是这些有着中医情怀的前辈想要把中医无私的传承下去,我们才有机会学到很多临床经验,当下社会,年轻的中医药从业者赶上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好时机,只有反复学习和实践中医经典,才对得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学透中医,拥有中医思维和辩证能力,才能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帮助病人明白为什么得病,也才能让老百姓更相信中医。实践证明,这样的诊疗经过是病人期待和认可的治疗方式,也是中医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
想要做好一名中医人,首先要体恤患者,准确地告诉患者疾病的危害以及如何做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积极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苦恼,减轻心理压力。其次,要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的指导下,将更多的现代医学检查和诊断方法赋予中医“辨证要素”的意义,以便提供更多的可替代“指标”。另外,必须要有大医精诚的精神,医者父母心,以人为本。如果一个医者对待患者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善莫大焉。总的来说,在认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能只停留在学术的层面,也要兼容并蓄,采纳百家,并不断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自信,中医药自信,这样我们的中医成长之路才会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问题四: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下,风湿病科应该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风湿病的诊疗水平呢?
就像刚刚提到的,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一些中成药的研发也给风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中医特色外治法在临床中能很好的解决患者的痛苦。所以,我们在风湿病的治疗过程中,要立足于传统中医中药,灵活运用抗风湿药物,借助中医外治法,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
想要提高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作为年轻的临床大夫,需要“读书、临证、跟师、悟道”。
关于读书:回归经典、追本溯源,善思明辨、勤学不缀。中医药古籍、中医经典著,这些都是古代先贤们毕生的心血总结,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综观古今圣贤、名医名师,无不是熟读中医经典,创立新说而成为一代宗师。
关于临证:理法方药、重在明理,欲做名医,先做明医。药王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临床的考验和关键就在于从书本到临床的过渡,从看“病”到看“人”的过渡,从追求疾病秘方到追求病机医理的过渡。在面对复杂疾病时能主动利用辨证论治的思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剖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机特点及病人实际情况。中医临床,关键在于贯穿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坚持理法方药的基本步骤。
关于跟师:遇良师,可遇不可求,师恩深似海,教诲如春风。遇到一位良师,就像是一场命运的馈赠,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师恩深似海,教诲如春风,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能避免我们走很多弯路,开阔你的视野,指引你找到正确方向。因此,拜名师,也成为中医成才的关键环节。
关于悟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也。悟道其实就是自己读书、临证、跟师的体会及感悟,就是在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一次次学术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
问题五:中医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疗效如何评价?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医药在风湿病中治疗效果的评价,除了临床症状和舌苔脉象的变化外,也会采取和西医药相似的标准:症状缓解、指标检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标准,但对于现在就诊的患者来说,症状的缓解,ESR、CRP这些炎症指标的下降,关节功能的改善都是治疗是否有效的证据。 另外,要监测安全性指标,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另外还要考虑人体的适应性和耐受程度、损伤后的恢复能力等等。所以一些肝肾功等监测也是有必要的。如果服用药物期间,出现其它不适症状,比如常见的胃肠道疼痛、腹泻、便秘等等,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新发疾病的可能性,判断是否药物的毒副作用。
我们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病例有很多,有一个患者我印象比较深刻,是一个77岁的老人,他从去年2月份,右手多个关节忽然开始肿痛,当地医院以“腕管综合症”,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术后两个月,关节肿胀没有消除,反而双肩、双膝都开始疼了,夜间疼得睡不着觉,十分痛苦。后来,他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可我告诉他不要悲观,只要有一线生机我都会尽力帮他。他也非常愿意相信我!经过检查,这位患者最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而并非腕管综合征。经过中中医辨病辩证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得到了改善。最感动的是他对我说的这样一句话,“多亏了你啊,孟主任,是你他给了我一丝生的希望”,听到这句话是我真的非常感动,只有真心实意的为病人着想,才能从心底得到病人的尊重。
问题六: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如何推动中医药在风湿病领域的创新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中医风湿病学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也有了更多发展,独特优势日趋凸显;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层出不穷,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延缓了病情进展,使病情得到控制,但也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感染、骨质疏松等情况,中医药疗法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还有些什么特色呢?其实,我们通过一些科研项目也发现根据中医理论,病证结合治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并能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我们科两个国自然和一些中管局的课题,也在通过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证实中医中药在调节患者全身免疫状态、发挥机体自稳作用、减轻激素撤减过程中的病情反复和感染机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从而提出以扶正法为主治疗风湿病,其理论精髓与现代免疫学不谋而合。中医认为免疫的根本方法在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机体正气充实,无论是外邪、内邪,都可预而防之,战而胜之,人体就免于患病。免疫系统之防御、自稳、监视三大功能均须由正气充足方能完成。正气通过调节机体内在阴阳平衡,充实机体御邪功能;同时,正气还可使脏腑和调,经络畅达,气血流通,不致形成虚证及内生痰积血瘀,从而发挥机体自稳及监视功能。扶正法可通过扶助正气达到机体免疫自稳而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发病缓解,免于复发。
问题七:在风湿病科日常工作中,怎样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方法进行预防、康复和健康管理?
中医药对于风湿病的预防、康复也是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比如现在春季马上就要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对于许多风湿病患者来说,这个季节却可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温差大,湿度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风湿病症状的加重或复发。从中医角度讲,天渐温,寒渐退,昼渐长,夜渐短,气候逐渐由寒转温,大地由闭藏逐渐开始生发,人体也逐渐由冬藏转入春生,风湿之邪也容易乘虚而入。中医讲究天人相应,春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容易导致身体受凉。风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从而引发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因此,风湿病患者在春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同时要早睡早起,营养均衡,适当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问题八: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如今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医院发展需要人才,科室发展同样需要人才。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是科主任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应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科室每个成员提供良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
我们科室一直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思想,建立学习型科室。第一,我们一直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风雨无阻,除了科室成员讲课、交流、讨论的形式外,还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大腕来科室授课、交流,比如国医大师张磊教授、郑大一附院等专家前来授课、交流,同时,我们还会邀请肾病科、内分泌科等兄弟可以一起学习交流,从不同视角探讨同一种疾病。第二,自2015年建科以来,每年都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或者作为主委单位承办河南省中医、中西医风湿病年会,邀请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国内顶尖风湿领域专家前来授课,学习风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三,每年派科室年轻医师前往国内顶尖医院学习进修,比如王慧莲、谷慧敏于北京协和医院、周子朋于上海仁济医院、展俊平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左瑞庭于北京301医院进修学习,范围、马俊福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苗喜云在中日友好医院学习,今后还会继续派年轻大夫前往全国顶尖医院进修。第四,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习风湿病新进展、国医大师经验、慢病管理理念等,与国内风湿学术领域专家交流。总之,“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思想不能只趋于形式,要脚踏实地的去一步步坚持,这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科室制定奖罚措施,注重科研人才培养,将中医药科研工作做强做深,这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科研、教学等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问题九:这些年,风湿病科在您的带领下,初心如磐,笃力前行,那么,未来要如何与其他科室以组织的合作,才能共同推进中医药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应用和普及?
我们科室的发展离不开科室任何一个医护人员,科室所取得的成绩,是和风湿病科所有人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我觉得作为科室主任,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对医院负责,努力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工作,又要对科室各个成员负责,充分调动科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全体成员心情愉快地工作。我觉得要想管理好一个科室,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如果科主任专业技术水平处于同行业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那么科室在该领域的学术舞台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能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医院的知名度和地位也将相应提高。并且科室主任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科室成员的成长,因此工作中必须一丝不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其次,要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应当具有开放的思维,有着前瞻性眼光,有较强的预测、判断、综合分析能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有居安思危使命感,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模式的改变有着清醒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做好科普工作,这样才能带领科室成员,在现代医学新形势下不断进步,更好的推进中医药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应用和普及。
问题十:在面对风湿病患者时,如何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风湿病,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痛风为例,治疗痛风应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医特色、中医思维为主导,首先考虑中医的病与证,体现中医思维,突出中医元素。临床时,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疾病的轻重,在不同的阶段,结合人体的体质状况,采取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调理人体的脾肾、免疫功能,清理水湿、痰浊、淤血等病理产物,使人体阴阳平和,扶正祛邪。另外,疾病在不同的阶段,用药及治疗的方式天差地别。这都是我们在遣方用药时所需要考虑的。
问题十一:中医药强省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您认为当下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是目前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作为一个中医从业者,要跟随时代脚步,传承中医药文化,在中医经典上下功夫,不断发展创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科研方面,要紧紧围绕临床,围绕常见病和疑难病,在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经方、验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探索,进行继承和创新,研究制造出更多的有效药剂,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治病方案,在为人民的防病治病中,使中医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结语: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期嘉宾:
孟庆良 教授
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省级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
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郑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
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优秀工匠人才
河南省第三届医德医风标兵
发表SCI4篇、国家核心论文数十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并参与省科技厅、教育厅课题6项
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河南省中管局科技成果奖多项,出版专著5部
《风湿病与关节炎》《中医学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