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曙光:肺癌手术要 “开胸”?胸外科新进展:微创手术让肺癌治疗更轻松
健康大河南讯:(文|新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郝曙光)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位居恶性肿瘤前列,每年新发病例超 80 万。提到肺癌治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 “开胸手术”—— 长长的手术切口、术后剧痛、漫长的恢复周期,这些印象让不少患者对手术充满恐惧,甚至因害怕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但事实上,随着胸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开胸” 早已不是肺癌手术的唯一选择。如今,以胸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治疗的主流方式,不仅能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同等的治疗效果,还能大幅降低手术创伤,让患者恢复更轻松。今天,就从胸外科临床视角,带大家了解肺癌微创手术的优势与进展。?
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有效,但创伤 “沉重”?
在微创手术普及前,传统开胸手术是肺癌根治的主要手段。手术时,医生需要在患者胸部切开一道 20-30 厘米的长切口,甚至需要切断肋骨,才能充分暴露胸腔内的肺部、血管和淋巴结,进而切除肿瘤组织并清扫淋巴结。?
这种手术方式虽然能精准切除病灶,但其创伤性也十分明显。术后,患者会面临剧烈的切口疼痛,不仅影响呼吸、咳嗽(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还会限制肢体活动,导致恢复缓慢 —— 通常需要住院 10-14 天,术后 1-2 个月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甚至会留下长期的胸痛、乏力等后遗症。?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传统开胸手术的风险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寻找 “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胸外科领域的研究方向。?
微创手术:小切口解决 “大问题”,优势突出?
近 20 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器械设备及医生操作水平的提升,肺癌微创手术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早期肺癌(尤其是 Ⅰ 期、Ⅱ 期肺癌)的首选术式。目前临床常用的肺癌微创手术,主要包括 “单孔胸腔镜手术” 和 “多孔胸腔镜手术” 两种,核心原理都是通过微小切口,借助内镜和特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
1. 手术切口 “微”:疼痛大幅减轻?
无论是多孔还是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都远小于传统开胸手术。多孔胸腔镜通常只需在胸部做 3-4 个 1-2 厘米的小切口(其中一个稍大,用于取出切除的组织);而单孔胸腔镜则更进一步,仅需在胸部做一个 3-4 厘米的切口,所有操作(包括置入器械、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都通过这一个切口完成。?
由于切口小、无需切断肋骨,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会显著降低。多数患者术后只需短期使用止痛药,术后第 1-2 天就能下床活动,呼吸、咳嗽也基本不受影响,大大减少了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恢复 “快”:住院时间短,早回归生活?
创伤小带来的直接优势就是恢复快。临床数据显示,肺癌微创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仅为 3-5 天,比传统开胸手术缩短近一半。术后 2-3 周,多数患者就能恢复日常活动(如散步、轻度家务),术后 1 个月左右即可回归工作(非重体力劳动)。?
以早期肺结节(直径<2 厘米)患者为例,若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第 1 天即可正常进食、下床走动,术后 3 天左右就能出院,且切口愈合后瘢痕隐蔽,对外观影响也较小。?
3. 疗效 “同”:与开胸手术 “等效”,不影响根治效果?
很多患者担心 “切口小会不会切不干净肿瘤”,其实这种顾虑完全多余。胸腔镜配备高清摄像头,能将胸腔内的情况放大 5-10 倍,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精准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借助特殊的内镜器械,也能彻底清扫胸腔内的淋巴结,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的 “根治效果”。?
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早期肺癌,微创手术的 5 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与传统开胸手术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微创手术让患者 “少遭罪、恢复快”。?
哪些肺癌患者适合微创手术?并非 “所有都能做”?
需要注意的是,肺癌微创手术虽好,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大血管或胸壁、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如肺功能、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微创手术。?
一般来说,Ⅰ 期、Ⅱ 期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 70%-80%)是微创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尤其是肿瘤直径<5 厘米、未侵犯大血管(如肺动脉、主动脉)、无广泛胸膜粘连的患者,微创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而对于晚期肺癌(如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或出现广泛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或肿瘤位置特殊(如靠近肺门大血管、气管)、患者肺功能极差(如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恢复:做好 3 点,助力康复?
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和康复管理都至关重要。对于微创手术患者,术后需注意以下 3 点:?
主动咳嗽、咳痰:术后主动咳嗽能帮助排出肺部的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手按压切口减轻疼痛,然后深吸气后用力咳嗽。?
循序渐进活动:术后第 1-2 天可下床缓慢走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每天散步 2-3 次,每次 10-15 分钟),但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提重物),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定期复查: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 CT、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监测肺部恢复情况和肿瘤是否复发,通常术后第 1 年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第 2 年起每 6-12 个月复查一次。?
总结:微创手术让肺癌治疗更 “温和”?
如今,肺癌微创手术已成为胸外科领域的 “常规技术”,它不仅改变了 “肺癌手术必开胸” 的传统认知,更以 “小创伤、少疼痛、快恢复” 的优势,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当然,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关键还是要 “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进行肺部筛查(尤其是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的高危人群),若发现肺部结节或异常阴影,及时到胸外科就诊,由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肺癌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