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曙光:想护好你的 “呼吸引擎”?胸外科医生:3 个习惯远离肺部疾病
健康大河南讯:(文|新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郝曙光)肺部就像人体的 “呼吸引擎”,每天 24 小时不停工作,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系生命运转。可如今,空气污染、吸烟、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让肺部健康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 —— 从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到严重的肺结节、肺癌,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呼吸功能,更可能危及生命。其实,肺部健康并非 “无从守护”,胸外科医生提醒:坚持 3 个日常习惯,就能为肺部筑起 “防护墙”,远离多数肺部疾病。?
习惯 1:拒绝烟草,远离 “肺部杀手”?
烟草是目前公认的 “肺部第一杀手”,对肺部的伤害贯穿吸烟的全过程。香烟燃烧时会释放出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 7000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 69 种是明确的致癌物。这些物质进入肺部后,会附着在支气管和肺泡表面,反复刺激黏膜,破坏肺部的正常结构:短期可能引发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长期则会导致肺功能不可逆下降,增加肺结节、肺气肿、肺癌的发病风险 —— 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 10-20 倍,且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量越多,风险越高。?
不仅如此,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二手烟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甚至比一手烟更高,儿童、孕妇、老人等人群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肺部发育和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三手烟(吸烟后残留在衣物、家具、墙壁上的有害物质)可残留数天甚至数月,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持续危害健康。?
护肺做法:① 吸烟者应立即戒烟,越早戒烟,肺部损伤的修复空间越大 —— 戒烟 1 年后,患冠心病的风险下降 50%;戒烟 10 年后,患肺癌的风险降至接近不吸烟者水平。② 不吸烟者要主动避开吸烟环境,家人吸烟时及时劝阻,在家中、车内等密闭空间坚决杜绝吸烟。③ 若身边有吸烟者,接触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手部,减少三手烟残留。?
习惯 2:净化呼吸环境,减少 “肺部负担”?
我们每天要吸入约 1 万升空气,若空气质量差,粉尘、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就会随呼吸进入肺部,成为 “隐形负担”。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污染物会沉积在肺泡内,引发炎症反应,逐渐损伤肺组织:短期可能诱发哮喘、肺炎,长期则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甚至肺癌的风险。比如雾霾中的 PM2.5,直径仅 2.5 微米,能直接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对肺部和全身器官造成双重伤害。?
除了室外空气污染,室内污染同样需要警惕。厨房油烟(尤其是煎炸、爆炒时产生的油烟)、家具释放的甲醛、宠物毛发、霉菌孢子等,都是室内常见的 “肺部刺激源”,长期接触会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病概率。?
护肺做法:① 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如雾霾天)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要外出时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如 N95 口罩),避免吸入过多污染物。②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厨房安装高效油烟机,炒菜时保持通风;新装修的房子通风 6 个月以上再入住,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甲醛、PM2.5 等;定期清洁家居,减少灰尘、霉菌滋生,养宠物的家庭要定期给宠物洗澡、清理毛发。③ 多去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森林、郊外等,通过深呼吸让肺部吸入更多新鲜空气,促进肺部代谢。?
习惯 3:坚持科学运动,锻炼 “肺部力量”?
肺部的 “力量” 并非天生固定,通过科学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肺部的抵抗力。运动时,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能锻炼呼吸肌(如膈肌、肋间肌)的力量和耐力,让肺部扩张和收缩更有力,从而增加肺活量 —— 肺活量越大,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越好,身体对缺氧的耐受度也越高,不易受到疾病侵袭。?
相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呼吸肌功能会逐渐减弱,肺活量下降,肺部的通气效率降低,一旦遇到细菌、病毒感染,或吸入有害物质,就容易引发肺部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久坐办公的上班族,更需要通过运动激活肺部功能。?
护肺做法:① 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持续增加呼吸频率,有效锻炼肺功能。建议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运动强度以 “呼吸略快但不急促、能正常说话” 为宜。② 配合呼吸训练,如 “腹式呼吸”: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鼓起(此时胸部尽量不动),停留 2-3 秒后,用嘴巴缓慢呼气,让腹部凹陷,每天练习 10-15 分钟,能增强膈肌力量,改善肺部通气。③ 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或寒冷干燥的环境中运动,以免冷空气或污染物刺激呼吸道,引发不适。? 护肺做法:① 留意身体异常信号,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闷等症状,不要拖延,及时到医院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通过胸片、胸部 CT 等检查明确病因。②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建议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做 1 次胸部低剂量螺旋 CT(辐射量低,准确性高);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者,可提前至 35 岁开始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③ 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能减少流感、肺炎等感染性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肺部健康是身体健康的 “基石”,护肺不需要复杂的方法,关键在于把简单的习惯坚持到底。拒绝烟草、净化环境、科学运动、关注信号,这 4 个习惯看似平常,却能为肺部搭建坚实的 “防护网”,帮助我们远离肺部疾病,让 “呼吸引擎” 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从今天开始,养成护肺习惯,才能守护好每一次顺畅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