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马静: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的“排尿困扰”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5-06-12  来源:   
2025-06-12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肿瘤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马静)“晚上起夜 3-4 次,刚躺下又想尿”“排尿像挤牙膏,滴滴答答半天排不完”“突然尿不出来,小肚子胀得难受……” 这些困扰着无数中老年男性的排尿问题,很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在作祟。数据显示,50 岁以上男性中约 50% 存在前列腺增生,80 岁以上发病率超过 80%。前列腺增生虽不直接危及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尿潴留、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那么,前列腺增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这场 “排尿攻坚战”?

  一、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的 “前列腺肥大” 之谜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尿道周围,正常大小如栗子(约 20 克)。前列腺增生,俗称 “前列腺肥大”,是指前列腺腺体和间质细胞增生,导致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男性体内雄激素(睾酮)水平下降,雌激素相对增多,刺激前列腺细胞过度增殖。

  雄激素作用:前列腺组织对雄激素敏感,睾酮的代谢产物双氢睾酮(DHT)是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关键物质。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男性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2-3 倍。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可能促进前列腺增生的发展。

  62 岁的退休教师王先生,近一年来明显感觉排尿变 “费劲”: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时间延长,尤其是夜间需要起夜 2-3 次。“一开始以为是年纪大了‘肾虚’,自己买了些补肾药吃,结果没啥效果,反而有一次差点尿不出来。” 就医检查后,王先生的前列腺体积已增至 40 克(正常约 20 克),膀胱残余尿量达 100 毫升,被确诊为中度前列腺增生。

  二、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从“尿不尽”到“尿潴留”的渐进过程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并非突然出现,而是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大逐渐加重,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储尿期症状

  主要表现为尿频(尤其是夜间尿频,从 1 次增至 2-3 次以上)、尿急(尿意急迫,憋不住尿)、尿失禁(腹压增加时漏尿)。这是因为前列腺增生压迫膀胱颈部,导致膀胱容量减小、敏感性增加。

  (二)中期:排尿期症状

  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等待(站半天才能排出尿液)、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射程缩短,严重时呈 “滴沥状” 排尿。王先生形容自己的排尿状态:“就像水管被堵住了,水流又细又慢,得使劲‘挤’才能排出来。”

  (三)晚期:排尿后症状

  表现为尿不尽感(排尿后仍感觉膀胱内有尿液)、尿后滴沥(排尿结束后尿液滴滴答答不停止)。若增生严重堵塞尿道,可能引发急性尿潴留(突然完全排不出尿,下腹部剧痛),需紧急导尿处理。

  此外,长期前列腺增生还可能继发膀胱结石(排尿不畅导致尿液中的晶体沉积)、反复尿路感染(尿液潴留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肾功能损害(尿液反流至肾脏,引起肾盂积水)等并发症。70 岁的李大爷因前列腺增生拖延治疗,最终出现双侧肾盂积水,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医生感叹:“排尿问题拖久了,连肾脏都会‘遭殃’。”

  三、前列腺增生的诊疗流程:从自我评估到规范治疗

  如果出现上述排尿症状,建议中老年男性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步骤明确诊断:

  自我评估:填写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根据尿频、排尿困难等 7 个问题的评分,判断症状严重程度(轻度 0-7 分,中度 8-19 分,重度 20-35 分)。

  体格检查:直肠指诊触摸前列腺大小、质地,初步判断增生程度。

  辅助检查:尿常规(排除尿路感染)、泌尿系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排除前列腺癌)等。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前列腺增生的治疗遵循 “阶梯式” 原则:

  观察等待:轻度症状(IPSS≤7 分)且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定期复查(每 6-12 个月一次),暂不治疗,但需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睡前少喝水、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中度以上症状(IPSS≥8 分)或已影响生活质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α 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松弛前列腺和尿道平滑肌,快速缓解排尿困难,通常服药 1-2 天即可见效。

  5α- 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抑制双氢睾酮合成,缩小前列腺体积,需连续服用 3-6 个月才能见效,适合前列腺体积较大(>40 克)的患者。

  中药或植物药:如前列康、泽桂癃爽胶囊等,可改善尿频、尿急症状,作为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者,需考虑手术。目前主流术式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王先生经过评估后选择了药物治疗,服用坦索罗辛和非那雄胺 3 个月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夜间起夜次数减少到 1 次,他感慨:“早知道这么简单有效,真不该拖那么久。”

  四、日常生活管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腺指南”

  除了规范治疗,科学的生活管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至关重要,以下措施能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饮食调节: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白酒),避免前列腺充血;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南瓜子、核桃)和膳食纤维(如蔬菜、粗粮),保持大便通畅(便秘会加重排尿困难)。

  排尿习惯:有尿意时及时排尿,避免憋尿;排尿时集中注意力,可通过 “尿中断训练”(排尿时故意停顿几秒再继续)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

  避免久坐久站:每坐 1 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减少前列腺充血;长途驾车时每隔 2 小时停车排尿、活动。

  温水坐浴:每晚用 38-40℃温水坐浴 15-20 分钟(未生育男性慎用),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骑行(车座压迫前列腺);练习凯格尔运动(收缩肛门和会阴部肌肉,每次持续 10 秒,重复 20 次),增强盆底肌力量。

  五、误区澄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过度治疗不可取

  在面对前列腺增生时,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这些错误观念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焦虑或治疗偏差:

  误区 1:前列腺增生一定会发展成前列腺癌:两者是不同疾病,前列腺增生是良性增生,而前列腺癌是恶性肿瘤,仅有少数前列腺癌患者同时合并增生。定期检查 PSA 可帮助鉴别。

  误区 2:手术会影响性功能:传统开放手术可能对性功能有一定影响,但现代经尿道手术(如 TURP、激光汽化术)对性功能影响较小,不必谈 “手术” 色变。

  误区 3:症状缓解就停药:α 受体阻滞剂需长期服用才能维持疗效,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弹;非那雄胺需持续服用 6-12 个月才能稳定前列腺体积,擅自停药易复发。

  “前列腺增生就像老年男性的‘老朋友’,虽然麻烦,但只要正确对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泌尿外科医生常这样比喻。对于中老年男性来说,定期体检(建议 50 岁以上每年查一次前列腺超声和 PSA)、及时干预、科学管理,是打赢 “排尿攻坚战” 的关键。记住:排尿顺畅,生活才能更有质量 —— 别让前列腺增生成为老年生活的 “绊脚石”。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