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马静:尿频、尿急别忽视!可能是膀胱炎在“敲警钟”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肿瘤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马静)“明明刚去过厕所,怎么又想尿了?”“半夜总要起来三四次,膀胱像个漏了的水龙头!” 当这些尿频、尿急的症状频繁出现时,很多人会以为是喝水太多或肾虚,却忽视了一个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 膀胱炎。临床数据显示,女性膀胱炎的发病率是男性的 8-10 倍,尤其在 20-40 岁的育龄期女性中高发,而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也属于高危人群。膀胱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盂肾炎、尿道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影响肾功能。那么,膀胱炎究竟是如何“找上门”的?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一、膀胱炎:细菌入侵引发的“膀胱警报”
膀胱炎的全称是膀胱黏膜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大肠杆菌占比超过 80%。这些细菌通常从尿道逆行而上,在膀胱内繁殖,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刺激膀胱产生频繁的排尿冲动。除了细菌感染,膀胱炎还可能由其他因素诱发,比如:
女性生理结构特殊性:女性尿道短而直(约 4-5 厘米),距离肛门和阴道口较近,细菌更容易侵入膀胱。性生活时,尿道周围的细菌可能被挤压进入膀胱,引发 “蜜月性膀胱炎”。
泌尿系统梗阻: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膀胱内滞留繁殖。
免疫力下降:感冒、疲劳、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会削弱身体的防御能力,让细菌有机可乘。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憋尿、喝水少、穿紧身裤、经期卫生不佳等,都可能增加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32 岁的白领林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因项目赶工经常久坐憋尿,某天突然出现尿频(1 小时跑 5 次厕所)、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烧感),还伴有下腹部坠胀。“一开始以为是累的,后来发现尿液颜色变深、有异味,赶紧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林女士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超标 10 倍,被确诊为急性膀胱炎。
二、膀胱炎的典型症状:不止是“尿得多”
很多人对膀胱炎的认知停留在 “尿频尿急”,但实际上,它的症状远比想象中复杂,甚至可能 “伪装” 成其他疾病。识别以下典型表现,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膀胱炎的“警报”:
排尿异常:最突出的症状是尿频(每天排尿次数超过 8 次)、尿急(尿意强烈且难以控制)、尿痛(排尿时尿道或下腹部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尿失禁。
尿液改变:尿液颜色变深(呈粉红色或浑浊状),伴有强烈的异味,部分患者尿液中可见血丝。
下腹部不适:耻骨上区(下腹部)坠胀、疼痛,按压时痛感加重,性生活或排尿后症状可能加剧。
全身反应:急性膀胱炎患者通常无明显全身症状,但如果感染蔓延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会出现发热、寒战、腰酸背痛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膀胱炎症状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尿频或轻度不适,容易被忽视。65 岁的张奶奶近半年来夜间尿频明显,以为是 “年纪大了肾气不足”,直到出现发热和腰痛才就医,结果被诊断为膀胱炎合并肾盂肾炎,医生提醒:“老年人免疫力弱,膀胱炎可能‘偷偷发展’,千万别掉以轻心。”
三、膀胱炎的科学应对:治疗与预防并重
一旦怀疑自己患上膀胱炎,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尿常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尿细菌培养(明确感染菌类型)等检查确诊。针对膀胱炎的治疗,需遵循 “快速杀菌、缓解症状、预防复发” 的原则:
抗生素治疗:这是急性膀胱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通常用药 3-7 天即可缓解症状,但必须按疗程足量服用,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细菌耐药或复发。
对症缓解: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减轻尿痛症状;多喝水(每天 1500-2000 毫升),通过尿液冲洗膀胱,促进细菌排出。
特殊人群处理:孕妇患膀胱炎需谨慎用药,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膀胱炎患者,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尿路结石、膀胱憩室等基础疾病。
除了治疗,预防膀胱炎复发更为关键。以下这些生活习惯调整,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多喝水,不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每 2-3 小时一次),避免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过久。
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如厕后从前往后擦拭,减少肛门细菌污染尿道;性生活前后排尿并清洗外阴,可预防性服用低剂量抗生素(需遵医嘱)。
穿着宽松透气:避免穿紧身裤、化纤内裤,减少会阴部摩擦和闷热潮湿。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快走、瑜伽),避免过度疲劳。
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降低感染风险;尿路梗阻患者应及时治疗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四、误区澄清:膀胱炎不是 “小毛病”,乱用药危害大
在膀胱炎的认知上,很多人存在误区,这些错误观念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误区 1:多喝水就能 “扛过去”:轻度膀胱炎可能通过多喝水缓解,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抗生素治疗,拖延可能导致感染上行至肾脏。
误区 2:自行服用抗生素:不规范用药(如随意停药、滥用抗生素)易导致细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
误区 3:女性尿频尿急就是膀胱炎:尿道炎、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需通过检查明确诊断。
“自从得了膀胱炎,我才知道这病不能‘硬扛’。” 林女士康复后分享经验,“现在我每天定时喝水、按时排尿,穿棉质内裤,再也不敢为了赶工憋尿了。” 膀胱炎虽然常见,但只要及时识别、科学治疗、注重预防,就能远离 “尿频尿急” 的困扰。记住:当膀胱发出 “警报” 时,别忽视,别拖延,及时就医才是保护泌尿系统健康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