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赵明:三叉神经痛“天下第一痛”来袭 该如何招架?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赵明)“刷牙的时候,突然像被电击了一样,半边脸剧烈疼痛,连说话都不敢”“吃个饭,咀嚼的时候脸部突然传来一阵剧痛,饭都掉在了地上”……这些可能是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真实生活写照。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其疼痛的剧烈程度让很多患者苦不堪言。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主要负责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三叉神经痛呢?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大多数情况是由于血管压迫了三叉神经根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硬化、变长,可能会压迫到旁边的三叉神经,就像一根电线被旁边的东西挤压着,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出现异常,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另外,少数情况下,肿瘤、炎症等也可能刺激三叉神经,引起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往往非常突然,就像闪电一样,持续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到几分钟,但疼痛程度极高,很多患者形容如同刀割、火烧、电击一般。疼痛通常局限在面部的一侧,比如额头、脸颊、下颌等部位,很少双侧同时发作。而且,疼痛往往有“扳机点”,就是某些特定的部位,轻轻一碰就会诱发疼痛,比如洗脸时碰到脸颊、刷牙时碰到牙龈、说话时牵动面部肌肉等。这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触发疼痛。
当“天下第一痛”来袭时,我们该如何招架呢?首先,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关键,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神经系统检查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面部疼痛的疾病,如牙痛、鼻窦炎等。因为有时候牙痛和三叉神经痛很容易混淆,有些患者甚至误拔了牙齿,疼痛却依然存在。
药物治疗是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卡马西平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很多患者服用后疼痛能得到明显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卡马西平效果不好或者副作用较大,也可以选择奥卡西平等其他药物。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微血管减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将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移开,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效果比较确切。
在日常生活中,三叉神经痛患者要注意避免刺激“扳机点”。比如,洗脸、刷牙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使用温水;饮食上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避免吃坚硬、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说话时语速放慢,不要做过于夸张的面部表情。同时,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因为疲劳也可能诱发疼痛。
另外,心理调节也不容忽视。长期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之,无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还是三叉神经痛,虽然疼痛顽固且剧烈,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们,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