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徐慧:警惕!这些信号可能暗示肝胆脾胃出问题了
健康大河南讯:(文|驻马店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治医师 徐慧)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而肝胆脾胃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它们默默工作,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但当这些器官出现问题时,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如果我们能及时察觉并重视这些信号,就能尽早发现疾病,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首先来说说肝脏。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等重要功能。当肝脏出现问题时,身体可能会发出以下信号。皮肤和眼睛发黄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在体内堆积,从而使皮肤和巩膜发黄。比如有些人在熬夜、喝酒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眼睛有点黄,这时候就要警惕肝脏是否受到了损伤。尿液颜色异常也不容忽视,如果尿液突然变得像浓茶一样深黄,甚至呈酱油色,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表现。这是因为肝脏病变会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胆红素进入尿液,使尿液颜色加深。另外,疲劳乏力也是肝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会觉得疲劳是很正常的现象,可能是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导致的,但如果这种疲劳感持续存在,经过休息也无法缓解,就要考虑肝脏是否出了问题。肝脏功能下降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导致身体容易疲劳。
再看看胆囊。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类食物。当胆囊出现问题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痛。这种腹痛通常位于右上腹,可能是阵发性的绞痛,也可能是持续性的隐痛。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可能会加剧,因为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如果胆囊有炎症,还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些胆囊结石患者,在结石移动时可能会堵塞胆囊管,引起剧烈的腹痛,同时可能伴有黄疸。
接下来是脾胃。胃是人体的“粮仓”,负责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脾则是“营养加工厂”,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脾胃出问题时,消化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食欲不振是常见的信号之一,很多人会突然变得不想吃饭,或者吃一点就觉得饱了。这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下降,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还可能表现为反酸、烧心,也就是胃里的酸水反流到食道,引起胸部不适。另外,大便异常也能反映脾胃的健康状况。如果经常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排便困难,都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脾胃虚弱还可能导致身体乏力、面色萎黄、四肢水肿等症状,因为脾胃运化失常,无法将营养物质充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负担;适量运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脾胃功能。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信号,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