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李玉青:上下楼梯膝盖总“咯吱响”?可能是你的半月板在“求救”

发布时间:2025-06-10  来源:   
2025-06-10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登封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骨外科学主治医师 李玉青)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下楼梯时,膝盖会发出“咯吱”的响声,有时还伴随着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这种“咯吱响”很可能是你的半月板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一、半月板:膝盖的“缓冲垫”与“稳定器”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的两块半月形纤维软骨,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它们就像两个柔软的“缓冲垫”,填充在股骨(大腿骨)和胫骨(小腿骨)之间,起到缓冲震动、减少摩擦的作用。同时,半月板还能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帮助维持关节的正常运动轨迹。

  半月板的血液供应较差,主要依靠关节液的营养渗透。这使得它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受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

  二、膝盖“咯吱响”:半月板可能已受损

  当半月板出现损伤时,上下楼梯时膝盖就容易发出“咯吱响”。常见的半月板损伤原因包括:

  急性创伤:如剧烈运动中的急停、急转、跳跃落地不当等,可能导致半月板受到挤压、撕裂。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上下楼梯、爬山等,会使半月板反复受到磨损,逐渐出现退行性变。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半月板的水分逐渐流失,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发生损伤。

  除了“咯吱响”,半月板损伤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疼痛:通常发生在膝关节的内侧或外侧,在上下楼梯、蹲起时疼痛加剧。

  肿胀:损伤部位可能出现充血、水肿,导致膝关节肿胀。

  活动受限: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如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

  交锁现象:有时会出现膝关节突然“卡住”的感觉,无法活动,稍微活动后又能恢复正常。

  三、如何保护半月板,远离“咯吱响”

  1、科学运动,避免损伤

  运动前充分热身:通过慢跑、动态拉伸等方式,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活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长时间进行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运动,如爬山、跳绳等。对于喜爱运动的人来说,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负担较小的运动是不错的选择。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半月板损伤。

  2、日常保养,减轻膝关节负担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使半月板更容易受到磨损。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保护半月板非常重要。

  注意姿势:在上下楼梯、蹲起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膝关节过度内扣或外翻。行走时,尽量让脚掌先着地,减轻膝关节的冲击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疲劳,增加半月板的压力。每隔一段时间,应适当活动一下膝关节。

  3、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如果发现膝盖经常“咯吱响”,并伴随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对于轻度的半月板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休息、冰敷、佩戴护膝、物理治疗等。对于严重的半月板损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等。

  四、半月板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在半月板损伤的康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股四头肌锻炼、腘绳肌锻炼等方式,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单脚站立等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