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魏森:青年人出现头痛伴视物模糊 需警惕颅内静脉窦狭窄!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   
2024-10-16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治医师 魏森)在神秘的大脑世界中,有一种较为隐匿但却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颅内静脉窦狭窄。颅内静脉窦是大脑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负责将脑部的血液回流至心脏。当这些静脉窦发生狭窄时,就如同河道变窄,水流受阻,就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一系列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诊治,长期颅内压增高会导致永久性失明问题。

  一、案例启示:青春之光再度闪耀

  近期一位24岁的颅内静脉窦狭窄患者来医院随访,让我又回想到了她开始看病的情景。她是一个大学生,体型有点肥胖,这个在当今社会是比较常见的。开始就是头痛,按感冒治疗,效果不好,后又出现视物模糊,至我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开始怀疑脑炎,做腰椎穿刺测压大于 400mmH2O(正常人<180 mmH2O),一系列检查都没有太大问题,最后我们神经介入科会诊,考虑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原因可能是颅内静脉窦狭窄。于是患者就做了脑血管造影显示双侧横窦-乙状窦狭窄,测压力梯度为12mmHg,术中给予支架置入,再次测压力梯度为1mmHg。患者术后症状就得到了明显改善,再次腰椎穿刺压力180mmH2O,基本正常。这次复诊,症状完全缓解,影像检查提示支架内通畅,可停用口服药物。

  二、病因探析:多因素交织的迷宫

  颅内静脉窦,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生理结构,实则是大脑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排水管道”,负责将富含营养后已略显疲惫的血液顺畅地引回心脏。然而,当这条“生命之河”遭遇狭窄,其后果不言而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条重要通道的堵塞呢?

  遗传因素与先天异常:如同自然界中河流的形态各异,人体的血管结构也千差万别。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可能是导致颅内静脉窦狭窄的“原罪”之一,使得某些人自出生起就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案例中患者的体型肥胖,正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温床,包括颅内静脉窦狭窄。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都可能间接促进血管病变的发生。

  后天病理改变:局部的炎症、血栓形成、颅脑损伤等后天因素,如同突如其来的风暴,可能随时对脆弱的静脉窦造成重创。这些病理变化不仅会导致管腔狭窄,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病情。

  三、症状与诊断:精准医疗的基石

  颅内静脉窦狭窄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无一不指向一个核心问题——颅内压增高。头痛,作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是最早引起患者注意的警报信号。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物模糊、耳鸣、甚至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可能接踵而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诊断颅内静脉窦狭窄,需要借助一系列高精尖的检查手段。腰椎穿刺不仅能帮助医生直接测量颅内压,还能通过脑脊液分析排除其他潜在病因。眼底检查则是观察颅内压增高对视觉系统影响的窗口,视乳头水肿是其典型表现。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与脑血管造影检查,则是确诊颅内静脉窦狭窄的“金标准”。前者以无创的方式展示静脉窦的形态变化,后者则通过直接注入造影剂,清晰显示狭窄部位及压力梯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治疗与预后:科技点亮希望之光

  针对颅内静脉窦狭窄的治疗,医学界已探索出多种有效的手段。对于本案例中的患者而言,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无疑是她重获新生的关键。通过微创手术,医生将精细设计的支架放置在狭窄的静脉窦内,瞬间拓宽了血液流通的通道,有效缓解了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术后,患者不仅症状明显改善,颅内压也回归正常范围,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次复诊的顺利,不仅标志着患者病情的全面缓解,更是对现代医学科技的一次有力证明。通过精准的诊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细致的术后管理,医学界正逐步揭开颅内静脉窦狭窄的神秘面纱,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五、结语

  颅内静脉窦狭窄,这个曾经隐匿于大脑深处的健康威胁,如今已不再是无解的谜题。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武器去对抗它,去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经历都是对医学进步的最好见证。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更多患者带去光明与希望。


[责任编辑: 张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