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张学理:食管癌科普指南——认识、预防与应对
健康大河南讯:(文|辉县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张强)食管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趋势。这种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正如许多疾病一样,食管癌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完全有可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甚至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管癌这一疾病,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管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一、食管癌的病因
饮食与生活习惯:食管癌常见风险因素大都和饮食有关,是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长期进食粗硬食物、进食速度太快、咀嚼不细、食物太烫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反复损伤食管就会引起食管黏膜的创伤和慢性炎症。当食管黏膜长期处于“炎症-损伤-修复”的状态时,进而可能诱发食管癌的发生。
营养素缺乏:营养素和矿物质摄入不均衡,会导致疾病发生。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因地质环境因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营养素缺乏。营养素补充能够降低食管癌风险,但其属于消耗性物质,需要长期持续补充,且越早进行营养素补充带来的效果可能越好。
感染因素:食管病变和食管癌的患者病变组织中主要存在革兰氏阴性菌。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以及梭杆菌门细菌为食管鳞癌的前5种优势菌种。真菌毒素也是长期以来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感染因素,如食物中黄曲霉毒素(AFB1)暴露量与食管癌前病变风险有关。
遗传因素:食管癌是一种带有遗传成分的疾病,许多食道癌患者的直系亲属中也有人患有食道癌。
二、食管癌的症状
食管癌早期症状常不显著,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进食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以咽下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乏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表示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三、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根据我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年龄≥45岁,且符合
下列任意一条即为高风险人群,建议进行食管癌筛查。
1.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
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疾病史
3.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4.有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筛查项目首选胃镜,该项检查可同时完成筛查及早期诊断。高危人群应每1-3年复查一次胃镜,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定期复查或内镜下治疗。如发现明显的病变,应遵医嘱至胸外科就诊。
四、食管癌的预防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熏烤食物、过热、过硬食物。
饮食合理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素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类食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戒烟限酒:烟中含有尼古丁、亚硝胺有毒的致癌物质,酒精可以刺激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恶性肿瘤的易感性。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
重视高发区危险人群: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进行食管癌筛查早期发现食管癌,改善食管癌病人的生存。
适当摄入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对消化系肿瘤有益的食物如:韭菜、莼菜、卷心菜、墨菜、百合、刀豆等。
总之,食管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它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共同关注食管癌,提高预防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食管健康。通过科学的预防,我们有望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公益支持 翰森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