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陈哲:糖尿病前期,逆转糖尿病的最后阵地

发布时间:2023-12-06  来源:   
2023-12-06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陈哲)糖尿病作为一个甜蜜的杀手,近30多年来在我国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而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2015至2017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7%,也就是说糖尿病前期人群较糖尿病患者数量更为庞大。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6.1mmol/L≤空腹血糖<7.1mmol/L,或7.8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或5.7%≤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如出现糖尿病前期则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

  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前期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改变、超重或肥胖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增加等。

  糖尿病前期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

  1. 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患者的短期减重目标为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对于已经实现短期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综合减重计划,体重管理的策略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代谢手术等手段。

  2.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干预:研究显示,脂毒性与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应早期及时干预,推荐使用贝特类的药物降低甘油三酯,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贝齐。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危险分层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1)有糖尿病前期史;(2)年龄>40岁;(3)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5)缺乏体力活动者;(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的女性;(8)有黑棘皮病者;(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12)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分。

  糖尿病前期人群风险分层如下: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目标及原则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干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干预方法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减轻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使BMI达到或接近23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腰围身高比<0.49,并长期维持。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干预原则: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糖尿病前期干预的始终,低风险人群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考虑联合药物治疗。

  1. 生活方式干预

  (1) 饮食干预

  合理均衡膳食,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摄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注意血压控制,每日限盐5g,不建议饮酒,若需饮酒应计入总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kcal热量。

  (2) 运动干预

  推荐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联合干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抗阻运动包括抗阻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每周至少2次,2次间隔1~2天,每次2~3组,每组重复8~10遍,组间休息2~3分钟。注意结合年龄、病情及自身承受力制定及调整运动计划。

  (3) 其他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平均每晚睡眠达7小时;戒烟;有经济条件或健康需求者可选择健康管理机构、俱乐部、小组管理或家庭互助等形式提高干预效果。

  2. 药物治疗

  (1) 阿卡波糖:本品是目前唯一在我国获得IGT适应证的药物。研究表明,

  阿卡波糖可使IGT人群3.3年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5%。

  (2) 二甲双胍: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均可显著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3)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对于糖尿病前期合并慢

  性肾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艾塞那肽

  等,对于糖尿病前期合并肥胖、PCOS等患者可考虑使用。

  (5) 吡格列酮:对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优先选择。

  (6) 奥利司他:在减轻体重和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方面有一定效果。

  药物治疗有相应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不可擅自使用,建议就医,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责任编辑: 张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