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孩子患流感怎么办?马斌:家庭护理要重视
健康大河南讯:(文|睢县中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马斌)随着冬季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在孩子们之间肆虐。流感病毒到底有多厉害呢,在过去的100年,共暴发5次全球性大流行,其中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4000万~5000万人死亡。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某些高流行季节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由于婴幼儿天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重症流感的发生率高,危及生命。对于家长们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艰难时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孩子患流感时的症状
儿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新生儿流感少见,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二、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流感患儿应根据医生建议在家休息,暂时不要上学,等到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才可以去上学,所以在孩子与流感病毒抗争期间,正确的居家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多喝水:因为流感期间可能会出现呼吸增快或发热丢失水分增多,应注意水分的摄入。
关注病情:由于流感属于急性呼吸道疾病,且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速度快等特点,且此类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因此在护理流感患儿时,应时刻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和身体情况,若发现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脱水,孩子在8小时内未排尿、体温升高至40摄氏度以上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且就医时应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好口罩。
戴口罩防感染:当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遵医嘱服药:家长不要因为着急而盲目乱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消炎药”),因为抗生素并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导致孩子肝、肾损害,增加抗菌药物的滥用。
注意卫生,及时洗手:所有家庭成员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和照顾孩子时,应戴口罩;直接接触患儿后,或处理患儿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儿童之间避免接触: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饮食护理:多数儿童在患病后,由于身体的不适,极易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对流感患儿进行饮食护理就变的尤为重要;可以少量多餐,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避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食物中还要少放食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加重咽部不适,使咳嗽症状频繁出现,还应该避免进食油腻食物,以免孩子难以消化。可以选择西红柿、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补充体内的营养,增强体质,还有一些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以免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例如鸡蛋羹、瘦肉、牛奶(有呕吐的患儿不建议喝牛奶)等。
衣、物及时清理: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出现高热的儿童,在出汗退热后,应及时给孩子更换衣物,且将宝宝出汗浸湿的衣服,及时进行清洗,并进行暴晒,或进行加热清洗,因为流感病毒在56摄氏度下,仅能存活30分钟,30分钟后即可灭活;对孩子的餐具和玩具等进行消毒,餐具采用蒸煮的方法进行消毒,将餐具放入100度的开水中蒸煮30分钟即可;玩具可以用酒精擦拭,也可以用84消毒液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流感通常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高发,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还有通过手口鼻接触传播。流感变异性强,所以治疗起来相对困难,一般会持续1-2周,如果病情重一点,甚至超过一个月都有可能。流感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坚强面对。
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家长朋友们,如果要带孩子去医院,最好带好五样物品——温开水、退热药/已服药、体温计、就诊卡/医保卡、病例本,跟医生准确描述病情,比如发热时最高体温,有没有咳嗽、呕吐等症状,这些都有助于节约就诊时间、提高诊疗效率。
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正常,经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家长悉心护理,流感通常一周左右时间就能治愈,但咳嗽流涕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不必过于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