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罗穗豫:“沉默的杀手”——绝经后骨质疏松

发布时间:2023-11-30  来源:   
2023-11-30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罗穗豫)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全世界每3秒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也就是说,仅读完这句话的时间,就有人发生了骨折。

  50岁以上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率高达1/3,发病率超过了罹患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总和。50岁以上的男性骨折发病率比女性稍微低一些,是1/5。

  骨质疏松早期因为没有任何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老人可能是摔跤后发生了骨折,做检查才发现有骨质疏松。老年人的骨折常常引发“多米诺效应”,卧床、肺部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以上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可能对老人造成致命的打击,甚至导致死亡,所以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三大疾病。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呢?我们的骨骼其实是一个活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骨的形成和旧骨的吸收,两者长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就像一个城市,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拆房子和建房子。年轻的时候房子拆的少建的多,骨骼逐渐强壮;年龄大了房子拆的多建的少,就会发生骨质疏松,骨破坏和骨形成的博弈就像是我们在三伏天堆雪人,雪融化的速度可能比堆砌的速度还要快。

  对于大多数女性,骨强度在35岁左右达到顶峰,就像往银行里存钱一样,35岁的时候是银行存款最多的一年。随后骨强度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丢失1%的骨质;绝经后,骨强度下降加速,可能每年丢失2%的骨质;对于正常人来讲,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骨量减少到骨质疏松症的过程。如果得了恶性肿瘤,做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每年骨丢失的速度会达到10%。

  如何筛查骨质疏松呢?

  建议50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每年常规进行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包括疾病史、服药史、家族史、骨折评估工具测评)和骨密度检查(双能X线或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脊椎、髋关节,最好再加上1/3的桡骨)。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还年轻呢,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这个观点其实不对,预防骨质疏松其实要从娃娃抓起。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注意均衡营养,保证钙和蛋白质的摄入;规律户外运动,促进骨骼肌肉健康和维生素D的吸收。

  在成人期,除了做到以上两方面以外,还建议戒烟戒酒,避免过量碳酸饮料和咖啡,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老年期需要从营养、运动、预防跌倒等方面进行干预。

  营养方面:建议均衡膳食,包括富钙(1000~1200 mg/d)、低盐(5 g/d)和适量蛋白质(女性55g/d,男性65g/d)。动物性食物每日摄入120~150g,每日摄入牛奶300~500 mL或同等蛋白质的奶制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

  运动方面:建议白天户外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300 min 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75~150 min 高强度有氧运动。

  预防跌倒:规律锻炼、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子、科学选择和使用适老辅助器具、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定期进行防跌倒评估和遵医嘱用药。

  目前,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51岁,预期寿命为80.88岁,我们不仅追求活得长久,还要追求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有尊严,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可以从年轻的时候就关注到骨健康,能够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时光。


[责任编辑: 卢雨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