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讲堂】轩妍妍:想要远离偏头痛,你可以尝试这么做!
健康大河南讯:(文|睢县中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轩妍妍)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神经血管疾患。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多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及疲乏无力,少数典型病例发病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多数患者有家族史,其发作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各种理化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和代谢因素等。那么,要如何远离偏头痛呢?
一、远离偏头痛,掌握药物治疗方法
1、急性发作期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目的是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能。分为非特异性治疗和偏头痛特异性治疗两种 。
(1)非特异性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钠等及其复合制剂;巴比妥类等镇静药;阿片类药物。后两类药物易成瘾,应慎用,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
(2)特异性治疗药物有:麦角类制剂、曲坦类药物等。
(3)药物选择:需要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可采用阶梯法选药,首选NSAIDs,效果不佳,再改用偏头痛特异性药物。亦可分层选药,轻中度头痛、严重头痛但以往发作对NSAIDs反应好者选择NSAIDs;中重度头痛、对NSAIDs反应差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药物。
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时,选用胃肠外给药更佳。胃复安、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急性期治疗应尽早使用,但不宜多用,以避免造成药物滥用性头痛。
2、预防性治疗
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适应证:
①近3个月平均每月发作至少2次或头痛日超过4 d;
②急性期治疗无效 , 或因副作用和禁忌症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
③每周至少使用2次以上的镇痛药物;
④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偏瘫型偏头痛、先兆期过长的偏头痛或偏头痛性梗死;
⑤患者的倾向;
⑥月经性偏头痛;
(2)常用药物包括:
①钙离子拮抗剂,其中盐酸氟桂利嗪循证医学证据较多;
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其中普萘洛尔、噻吗洛尔有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③抗癫痫药,如丙戊酸和托吡酯;
④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⑤5-HT拮抗剂,如苯噻啶;
⑥其他:大剂量维生素B2、镁剂、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及中药。
二、远离偏头痛,掌握非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针刺治疗、运动、饮食调节、神经调控治疗、行为疗法和正念疗法等也可作为偏头痛治疗的有效补充。
三、远离偏头痛,掌握缓解小妙招
1、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
2、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3、减轻视力负担
每隔一小时左右用手掌掩眼,让眼睛休息不少于30秒钟,然后将手移开,缓慢睁开眼睛。因为眼睛在经受不易察觉的闪烁时,会使大脑疲劳而引起头痛。
4、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5、冷敷与热敷
有些人喜欢在额头及颈部冷敷,这方法对许多人有效;而另一些人则偏好热敷颈部或洗热水澡。
当头痛发作时你可以用热敷或冷敷袋覆盖额头,并按摩太阳穴的血管以减轻头痛。
6、小睡片刻
躺下来好好睡一觉,但要避免睡太多,以免睡醒后反而出现头痛。小睡片刻或许可以缓解偏头痛,但若你没有头痛时,则最好不要小睡。睡觉时不要俯卧,因为这种睡觉姿势会使脖子肌肉发麻。
7、减压放松
学会放松自己,看淡周围事物,这样也可以降低偏头痛发作的几率。如果是在室内,出现偏头痛的情况的话,可以到外面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身心。
8、舒展身体
经常舒展可以放松头部紧张的肌肉,进而缓解头部疼痛,每个舒展动作做2次,每次20分钟。以下是具体动作:
(1)颈部舒展:下巴依次向前、向上、向左和向右伸展。
(2)耸肩:耸起肩膀,双肩向前运动,再交替耸肩向后运动。每个拉伸动作持续5秒,放松5秒,重复3—5次。
9、注意科学饮食
(1)忌食巧克力、咖啡、酒等食品
因为这些食品含有能够使血管收缩的物质,随着血管的扩张会引起头部疼痛。省略或延迟用餐也可能引起头痛。
(2)多吃含镁元素的食物
例如大豆、海产品、核桃、芝麻、杏仁等。
(2)少吃腌肉
防止头痛应该避免加工肉质,如腌肉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味精等诱因。一些心脏病药物中也含有硝酸盐。
10、及早治疗
要经常检查自己是否有紧张的征兆,包括紧咬牙齿、握紧拳头、肩膀耸起等。这些征兆可能会引起头痛,最好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