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医生科普 > 正文

【健康科普讲堂】张智峰:肾破裂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11-29  来源:   
2023-11-29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文|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泌尿外科 张智峰)肾脏破裂是指在损伤情况下或者非损伤情况下发生的肾脏破裂,包括肾脏实质、肾盂和肾血管的破裂,常继发于病理肾,临床比较少见。肾脏深藏于肾窝,受到周围结构较好的保护:在肾的后面有肋骨、脊椎和背部的长肌肉,前面有腹壁和腹腔内容物,而其上面则被膈肌所罩住。正常肾脏有1~2cm的活动度,故肾脏不易受损。但从另一方面观察,后面的骨质结构也可以引起肾损伤,如下位肋骨骨折的断端可穿入肾实质;肾脏被挤于脊柱和其横突之间而受到损伤。

  一、病因

  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力收缩及医源性等原因。

  1.直接暴力系肾区受到直接暴力打击致伤,如车祸、打击伤或跌倒时肾区碰及硬物等引起,是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2.间接暴力多见于坠落伤,双足或臀部着地时肾脏受到剧烈震动所致。在肾积水、肾囊肿、结石或肿瘤、感染等病理情况下,如搬运重物、剧烈运动或身体突然猛烈转动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可造成自发性肾破裂;

  3.自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腔内泌尿外科开展以来,由于碎石时盲目升高电压、术中水压过大或增加轰击次数、输尿管导管插入过深等不当操作,可造成医源性肾损伤。

  二、临床表现

  1.血尿:肾损伤最常见的症状为血尿,大部分患者为肉眼血尿,少数为镜下血尿、但肾血管、输尿管完全断裂可无血尿,因此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肾损伤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2.疼痛:肾损伤后首发症状为疼痛。肾包膜下血肿、血液或尿液渗出可压迫或者刺激腹膜后神经引起肾区或上腹部钝痛;输尿管内血凝块可造成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绞痛;

  3.肿块:血液和尿液外渗可积聚于肾周形成腹部肿块。有时患者出血和尿外渗较多,但因向腹侧挤压,体表肿块不一定表现很大,然而肿块越大,出血和渗出可定越多,肿块的局限和弥漫亦取决于肾包膜完整与否。因此肿块的大小与出血量或尿外渗量不一定成正比;

  4.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开放性肾损伤后休克发生率为85%、闭合性肾损伤休克率为40%;

  5.高热:由于血、尿外渗后引起肾周感染所致:由于血、尿外渗后引起肾周感染所致。

  三、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 肾损伤患者多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外伤合并既往肾脏手术史、肾脏异常情况(肾积水、孤立肾、泌尿系结石)应更应该警惕肾损伤;

  2.体格检查:有无腰部瘀斑,枪刺或子弹进出伤口,腰部不规则增大肿块,肾区疼痛或压痛,腹肌或腰肌强直;

  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活动性出血时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2)尿常规检查:血尿是重要发现。输尿管离断时尿中可无红细胞;(3)受伤1小时内肌酐测定可评估受伤前肾功能,尿液大量外漏被腹腔吸收后可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

  4.影像学检查:(1)腹部CT是肾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准确了解尿外渗,肾周血肿的范围;(2)B超初步判断肾损伤程度,监测血、尿外渗范围及病情进展(3)静脉肾盂造影(4)核磁共振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绝对卧床2周以上;(2)重度血尿患者应考虑导尿,病持续观察尿液颜色;(3)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5)酌情应用光谱抗生素,预防感染(6)酌情使用止血、镇痛、镇静药物;(7)复查血尿常规、B超及CT,监测肿块大小,观察其变化;(8)介入治疗,目前介入治疗指征尚无统一,但在CT提示造影剂活动性外渗,血肿直径大于4cm,动静脉漏和假性动脉瘤可考虑介入治疗;

  2.手术治疗(肾脏探查术)

  (1)探查指征:是否需要行肾探查主要由病情决定,结合病因、损伤等级、失血情况、肾周血肿情况。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液体复苏无好转,为绝对手术探查指征;

  (2)手术方式

  1)肾修补术和肾部分切除术 主要使用于肾破裂伤的范围较局限、血液循环无明显障碍者,是肾破裂伤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若存在失活肾组织,也可选择肾部分切除出,注意需严密关闭集合系统。为防治肾盂、输尿管漏,肾周常规留置肾脏引流管;

  2)肾切除术:无法修补肾脏应考虑行肾脏切除术;

  3)肾血管修补:肾静脉轻度撕裂,可考虑行肾血管修补术,肾动脉主干出血或夹层,可考虑支架处理;


[责任编辑: 郭婵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