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访谈】李向绕:揭秘房颤危害,掌握防治关键
前言:欢迎收看由鲁南制药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联合播出的【健康科普访谈】节目。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中,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正悄然侵袭着越来越多的人。房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心衰等。因此,了解房颤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对此,我们邀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向饶做客演播室,为大家科普房颤的相关知识。
本期要点:
问题一: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怎样一种心脏节律异常现象?它又是如何干扰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的?
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讲,就是心房的各个部分心肌失去了正常节律,心房上有多个起搏点都想来控制心跳,就发生了叛乱,整个心房不知道听谁的好,所以就没法进行整齐的收缩,使得心房杂乱无章的自行收缩,毫无规律可言,正常心房的节律为60-100次/分,房颤时心房率可达到350-600次。其发作时,心房规律的电活动和机械收缩消失,代之以快速而无序的心房电活动,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导致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心排血比窦性时减少达25%或更多,此外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继而引起心室收缩极不规则,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心室率多在100-150次/分之间甚至更快。
问题二:我们知道,疾病早期都表现出一些典型症状,我们如何通过日常观察和早期诊断来准确捕捉房颤的蛛丝马迹呢?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样。心悸、乏力、胸闷、运动耐量下降是房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黑矇、晕厥、多尿等。阵发性房颤心率快,患者感到心悸、心慌、气短、心脏乱跳、烦躁、乏力等;持续性房颤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活动后心室率加快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些甚至在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问题三:房颤可能对人体带来哪些主要的危害?为什么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房颤发作时,由于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引起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肺栓塞
2)心衰: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
心肌梗死:房颤与心肌梗死可互为因果,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问题四:据了解,房颤与中风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我们应该怎样采取行动来减少由房颤引发的中风风险呢?
1有病及时看,正视自己是个房颤病人,如需要复诊或就医,一定要及时看,切勿拖延。如果卒中风险评分显示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则必须遵医嘱坚持。
2积极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等都可诱发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原发病能减少房颤的发作。
3运动要适度、规律 规律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改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维持正常体重,还有助于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降低房颤发作的风险。
4.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生活中要远离作息不规律、吸烟、饮酒、就饮食不均衡、熬夜、久坐不动、爱生闷气等坏习惯的影响。
问题五:目前市面上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有哪些,它们的疗效如何,是否适用于所有患者?
1、满意控制心室率,保护心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及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胺碘酮、索他洛尔。
2、转复房颤,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目前用于房颤复律的主要药物是Ⅰc 类(氟卡尼、普罗帕酮)和Ⅲ类(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维纳卡兰)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龙,大多数阵发房颤在1~2天内可自行转复,药物可加快转复速度;对于房颤发作持续时间7天内的患者,药物复律有效;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药物复律的有效性下降。
3、防止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药物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类。
问题六:对于房颤患者来说,为什么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这种治疗的长期效益和风险该如何权衡?
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应对房颤患者获益风险比进行评估,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即可启动抗凝治疗。因此,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评估后,若无禁忌症,利大于弊时,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问题七:在何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房颤?都有哪些手术治疗方式?
1.导管消融术,这种消融方式可以分为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这两种手术都是微创的,它是从脖子或者是大腿根儿上的血管插入到心脏的各个腔内,对异常激动的放电部位进行烧灼,把肺静脉一点儿一点儿地进行阻断,形成隔离带后,这种房颤就基本上治愈了。
2、左心耳结扎、封堵或切除,手术原理:左心耳是左心房向右前下方延伸的长管状结构,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发生心房颤动时,此处血液流速减慢,易形成血栓。医生通过结扎、封堵或切除左心耳,可以防止血栓形成。
3、迷宫手术: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切口打断常见的折返环,建立一条特殊的传导通路,从而使心房电活动同步,以消除房颤。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或需要进行其他心外科手术的房颤患者。
4、起搏治疗
问题八: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和效果如何?
主要用于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其中成功最高的就是阵发性房颤,能够达到80-90%之间,对于持续性发出的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大概在70%左右,永久性房颤的成功率相对低一些,可以达到60%左右。
问题九:在房颤突然发作时,有哪些紧急的处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患者和家属应该如何准备应对这种突发状况?
1,有的房颤出现患者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像这种情况不用太着急,可以去心血管科门诊就诊。
2,但是有的房颤出现的时候会伴有快速心室率,患者会有心慌,心颤,甚至是胸闷,胸痛。像这种情况数一下脉搏如果很快的话,可以给患者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等,但是还是需要进一步去心内科就诊。
3,如果房颤发作的时候患者出现心功能下降,导致胸闷,呼吸困难,憋喘,像这种情况一定要让患者采取坐位,让他不要紧张焦虑,测量血压,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去医院治疗。
问题十:在面对长期的房颤挑战时,患者如何维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质量?社会和家庭如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过了解疾病、寻求专业支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成员应承担家庭照顾者的角色,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外,家庭还可以提供合理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社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医院、社区、志愿者、慈善机构等。医院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和设施,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诊疗和治疗;社区是患者社交和互助的平台,患者可以通过社区活动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本期嘉宾:
李向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