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今日头条 > 正文

杭州九旬老人心搏骤停,抢救两小时!医生:这病年轻人也可能碰上

发布时间:2021-01-20  来源:   
2021-01-20  健康大河南

  今天上午,九旬老人蒋老伯出院了。

  2021年1月8日上午8点半,正是护士们交接换班的时候。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站的护士们突然听到病房传来一阵喧哗声。

  护士长助理谢海晓带领余娜、王维、林青青等值班护士一同冲进了病房。

  病人摔倒在地,满脸是血。面对旁人的呼叫,病人没有丝毫反应。护士发现病人心跳和呼吸都没有了。

  这是心搏骤停!

  8分钟,生死时速

  当时,沈乃吉医生刚从九楼查完病房。路过八楼,一下电梯,就感觉有情况。

  “不对,好像有人在呼救!”

  经验丰富的沈医生循着声音,跑了过去。在803病房,一个老伯伯躺在地上,一群护士围着他施救。

  倒地的蒋老伯今年80多岁,是这个病房4床老婆婆的老伴,不是住院的病人。

  心内科住院区

  按照正常流程,病房的病人抢救需要有医嘱,然后取药救治。蒋老伯却是一个“无病历、无医嘱、无签字”的“三无”病人。

  事出紧急,救人大于天。心脏一旦停止跳动超过4分钟,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超过8分钟,患者生还的可能性就小于10%。

  作为在场的最高年资医生,沈医生毫不犹豫地担任起了总指挥,组织在场的10余名医护人员开始抢救——该插管就插管,该用药就用药,该除颤就除颤,一切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死神也不是善茬。经过不停地进行心肺复苏和数次的电除颤,蒋老伯仍然没有苏醒。但是心内科专业的医护人员没有轻言放弃,大家继续马不停蹄地按压复苏,一个累了,另一个马上接上,任凭汗水浸透衣衫。

  其实这个病房并非沈医生所属医疗组,但她说:“每个医护人员都该有一份责任心。无论病人是不是我的,只要听到呼救,我就会伸出援手。”

  救人,早已深深刻在所有医护人员的潜意识中。

  经过两小时抢救,死神认输了,沈医生把病人抢回来了!

  患者家属向医院赠送锦旗

  如今的蒋老伯已经恢复得很好,因为抢救及时,他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之前满脸是血,是昏倒后摔伤造成的,简单处理后也并无大碍,只是虚惊一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抢救的团队中,既有沈医生这样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也有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4名规培生和1名实习生。他们在抢救过程中的专业表现值得称赞。

  沈医生反复说,这次急救并非她一人的功劳:“真的不是我低调。急救要的是集体的力量,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这次急救,医生与护士配合得非常好。

  沈医生回忆起她刚从医时,深夜值班,面对急诊病人,她也曾经慌乱而无措。在有经验的老护士提示下,沈医生不断成长,逐渐成熟。

  “我们医生成长的最早阶段,可以说是护士带大的。”沈医生笑着说。

  心内科主任王利宏医生当时正在手术,事后得知事情的经过,也对医护们的完美抢救赞不绝口:“我们每一位普通的医护都能马上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所以这个病人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从十几个床位到三层楼,不变的是辛苦

  沈医生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元老,1988年她就在这里工作了。

  “当时还没有分专业,我们叫大内科。开始只有十几个床位,现在三层楼都是我们的。”谈到心内科的历史,沈医生充满感慨。

  心内科主任王医生通过人才引进政策,2014年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他的到来,让心内科腾飞。

  王医生刚来的时候,心内科只有1间单独的心导管室,还有1间是和其他科室共享,只有一天半的使用权。那时手术很忙,王医生最多1天要做13台手术,工作做到后半夜都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无怨言。

  2019年11月,心内科搬到了新病房。有了三间独立的心导管室,两层普通病房和一层心脏重症病房,还配备了无创呼吸机、超滤机等危重症救治设备,硬件设备和住院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了更多导管室,需要后半夜手术的次数终于少些了,但工作量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手术技术水平、成功率等在全国名列前茅,病人们也慕名而来。2014年,心内科一年要做1700多台手术,而2020年,手术量已经增加到6000多台。

  医护人员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时间也很紧张。护士的工作时间是三班制,即把一天24小时分成三个时间段。医生则是两班制,即分成白班和夜班。

  医院需要每天都有人在,医护们往往都没有周末。有的医生还需要下乡帮扶,比如沈医生最近每周五上午要去德清门诊、查房。

  此外,“冠脉介入”的主刀医师还要值班急诊介入。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院急诊,他们就要随叫随到,立即手术。

  电影《东莞女孩》抢救镜头(图源/网络)

  医护人员如此辛苦,但还是有的患者和家属会不理解他们的工作。

  心内科抢救时需要在患者胸口贴电极片。脱衣服不仅可能带来额外损伤,还会耽误时间,所以抢救时医生会把患者衣服剪开。

  王医生记得,两三年前有个患者被救后和家属在医院大闹,要求赔偿衣物。最后医院出面赔了患者一点钱。

  近两年国家比较重视这个问题,“医闹”已经立法入刑。现在社会对医生也普遍比较尊重,这种事情基本没再发生了。

  母子同病,值得社会关注

  在王医生和沈医生几十年的医疗生涯中,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

  过去,社会资源比较匮乏,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压力增大,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我记得有对母子心梗,前后差了也就半年。母亲五十多,儿子二十多。我觉得,这个儿子得病就很可惜了。”沈医生惋惜地说。

  心梗可以通过冠脉支架开通血管,但已经梗死的心脏功能很难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准。如果患者之前从事体力劳动,未来的职业生涯一定会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治疗后患者一生都要吃药。这往往也会让患者产生“我是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这母子俩得病,肯定有遗传的因素。除此之外,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患病的母子俩都比较肥胖、不爱运动。

  动漫《千与千寻》(图源/网络)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有这些不良习惯:吸烟、喝酒、熬夜、缺少运动、饮食不节制……

  心内科主任王医生认为,除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情绪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2019年冬天,王医生就见过一位罹患“心碎综合征”的患者。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杭州女子,因为琐事吵架,气得发抖,突然心痛窒息而就医。

  心碎综合征是1990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指经历情绪刺激后,人处于极度哀伤或愤怒的状态,并由此引发了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如未及时就医,患者可能会心力衰竭,还容易猝死。

  王医生和沈医生都衷心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注意身体。

  “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力壮就糟蹋自己。”沈医生说道。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