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对话】尚智伟 :别让痤疮毁了颜值 医生带你拆穿‘战痘’误区!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我是主持人。提到 “青春痘”,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 它是青少年成长中常见的 “小烦恼”,但也可能伴随成人,甚至影响外貌与心理健康。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尚智伟,围绕痤疮的成因、治疗、护理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大家科学认识和应对痤疮。
欢迎尚主任,您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问题一:尚主任,节目开始您能为我们明确一下,到底什么是痤疮?它是不是只有青少年才会遇到的问题呢?
尚主任: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等,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出油较多的部位,如面部、前胸、后背。据临床统计,我国 40%-80%的青少年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乍听起来,“青春痘”似乎很“洋气",这可是青春的标志啊,但其具有损容性,尤其是重型痤疮,使人自卑,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就业选择。
问题二:很多人疑惑,明明每天都洗脸,为什么还是会长痤疮?它的发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尚主任:痤疮的成因很复杂,主要与这几方面有关:
(1)内分泌因素: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的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这也促进皮脂腺活跃起来,大量产油。
(2)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阻塞,毛囊壁脱落的细胞和皮 脂不能正常排出,形成白头粉刺,我们又称为闭合性粉刺。用手轻轻一挤,会有皮脂样的东西冒出。就像河道堵塞、泥沙淤积一样,时间一长水质难免会变差,久而久之,这些白头粉刺里的堆积物被空气氧化,就不再“清纯”,变成了黑头粉刺,又称为开放性粉刺。
(3)微生物感染:在上述堆积物的滋养下,以痤疮内酸杆团为首的“细困团伙”开始繁殖,导致炎症反应是形成了大家深恶痛绝的一颗颗的红色丘疹甚至是脓疱。如果增基物继续堆积,皮脂腺破裂导致炎症反应加重,并破坏真皮组织,则会形成结节、囊肿,最终愈合后留下炎症后色素沉看和搬痕,也就是大家说的痘印和痘坑。
(4)炎症因素:痤疮早期即有炎症参与,炎症在痤疮的发生发展中即扮演了重要角色。痤疮丙酸杆菌可刺激鱼质形成细胞上调TLR2基因的表达,激活NF-KB信号通路,增加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8、TNF-a的表达;此外,癌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加重炎症。
(5)遗传因素:遗传与痤疮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伴有囊肿、结节及瘢痕的重型痤疮中更为显著。我国痤疮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易感基因SELL及DDB2分别与雄激素代谢通路、炎症过程及瘢痕形成有关,很可能是中国汉族重型痤疮的易感基因。除此之外,饮食刺激、不规律作息、环境污染、暴晒、压力、肥胖、化妆品使用不当也会诱发或加重痤疮。
问题三:痤疮有轻有重,临床上是如何区分的呢?不同程度的痤疮对健康的影响有差异吗?
尚主任:痤疮主要分为四级:
· Ⅰ 度:仅有粉刺或散在炎性丘疹;
· Ⅱ 度:Ⅰ 度基础上出现浅表性脓疱,局限于颜面部;
· Ⅲ 度:Ⅱ 度基础上出现深在性脓疱,分布于颜面、颈部和胸背部;
· Ⅳ 度:Ⅲ 度基础上出现结节、囊肿、瘢痕。
轻型痤疮及时处理可根治,但若发展为重型,可能留下永久性痘印、痘坑,还会影响心理健康,需尽早干预。
问题四:很多人说 “长痘要忌口”,这有科学依据吗?哪些食物可能加重痤疮?
尚主任:饮食对痤疮是有一定的影响,痤疮患者应该清淡饮食,不宜吃辛辣刺激、甜食及油腻食物。
(1)为什么要少吃甜食?
高糖饮食可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为此,胰岛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分泌增加,IGF-1可增加游离雄激素水平,促进皮脂分泌,以及促进毛囊皮脂腺开口过度角化从而影响脂质的排泄,从而诱导或加重痤疱的发生。
(2)为什么要少喝牛奶?
有研究发现痤疮的发病率与牛奶摄入量成正比,其中脱脂牛奶的相关性最明显。因为牛奶本身含有较多IGF-1,此外,牛奶中的两种主要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别具有促进IGF-1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IGF-1增加可诱导或加重痤疮的发生。
(3)为什么要少吃油腻食物?
研究发现痤疮可由油炸或油腻食物引起,这可能与甘油三酯在痤疮丙酸杆菌作用下释放游离脂肪酸从而促进痤疮的发生有关,另外某些脂质可能还参与了皮脂腺合成与毛囊角化过程,同样也是痤疮发生主要机制。
(4)吃什么对改善痤疮有好处呢?
w-3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海豹油和某些植物中,有一些小样本研究使用w-3脂肪酸治疗痤疮有效。研究也发现食水果、蔬菜可以改善痤疮,这可能与维生素摄入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问题五:那体重和痤疮有关吗?超重的人更容易长痘吗?
尚主任:已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24kg/m2 )(BMI==体重/身高2)与痤疮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可能为肥胖和痤疮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证据,BMI降低的痤疮患者其复发率 明显降低,故多运动、控制体重对痤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问题六:不少女性反映,月经前痤疮会加重,这是什么原因?需要特殊处理吗?
尚主任:月经周期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相吻合。在月经前1周,黄体素水平达到高峰,雄激素/雌激素比值升高,或者黄体素水平正常,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得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由于雄激素可以刺激皮脂腺增 生和皮脂分泌,并能促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因此“痘痘”加重。还有一部分女性伴有肥胖、多毛、月经不规律,要警惕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可能,可以通过妇科B超检查来明确诊断。
问题七:家长发现孩子长痘时,往往觉得 “过了青春期就好了”,这种想法对吗?
尚主任:家长们总觉得“长痘”不是病,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就好了,其实不然。如果不及时处理痤疮,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永久性瘢痕,影响美观,更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成长的烦恼”会变成伴随一生的烦恼。不论青少年还是成人,如果不能通过洗脸、清淡饮食等改善痤疮,应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问题八:很多人忍不住挤痘痘,这种行为有风险吗?
尚主任:很多人喜欢用手挤压“痘痘”,殊不知,挤压不当会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在危险三角区,严重者可造成颅内感染;此外,一旦用力过度挤压炎症向真皮扩散,可刺激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形成痘印,损伤真皮就有可能留下痘坑。因此长“痘痘”时切忌自己动手挤压,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及时治疗并接受专业的皮肤护理。
问题九:化妆品会引起痤疮吗?长痘时该如何选择护肤品?
尚主任:由化妆品引起的痤疮称为“化妆品痤疮”,是由于部分化妆品脂质成分多易堵塞毛孔或刺激毛囊皮脂腺角化而引起,多数表现为闭合性粉刺,严重者可出现炎性丘疹,因此化妆品使用不当有可能引起或加重痤疮。
问题十:压力大时痤疮会加重,这是心理作用吗?
尚主任:压力所致的紧张、抑郁、焦虑会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及皮脂的分泌异常,从而诱发痤疮,尤其是青春期以后发生的痤疮更是与不良的情绪密切相关,如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话,会导致痤疮的持续状态。因此,学会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有利于痤疮的治疗和减少复发。
问题十一:不同程度的痤疮,治疗方法有何不同?
尚主任:治疗需根据分级选择方案:
· 轻度(Ⅰ 度):以外用药(如阿达帕林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或功能性护肤品为主,配合果酸、粉刺针清;
· 中度(Ⅱ、Ⅲ 度):口服抗生素或维 A 酸类药物,联合外用药及红蓝光、果酸治疗;
· 重度(Ⅳ 度):采用联合治疗,如口服抗生素 + 丹参酮,外用抗菌药物,必要时使用性激素,炎症控制后改用异维 A 酸,光动力治疗对结节囊肿型效果显著。
问题十二:外用药物和痤疮类护肤品能一起用吗?
尚主任:可以。功能性护肤品的使用在痤疮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皮肤类型选择具有控油、抗炎、修复皮肤屏障的功能性护肤品,如连翘控油祛痘精华液等,有助于痤疮改善。
问题十三:很多人关心,痤疮能根治吗?如何减少复发?
尚主任:(1)日常护理:以皮肤油腻、粉刺、丘疹为主的轻型痤疮患者,可使用含控油、角质溶解或剥脱、抗炎、抗菌、保复皮肤屏障活性成分的抗粉刺类护肤品进行日常护理。如选用控油兼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中性或弱碱性清洁剂清洁,补充保湿水,再外涂具有控油、修复皮肤屏障的凝胶,局部皮损处外涂具有角质溶解、抗炎、抗菌作用的乳液,2次/d.皮损消退后日常外擦防晒剂,以减少皮肤光损害。
(2)协同应用:系统或外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痤疮,皮肤容易出现红斑、干燥、脱屑、敏感或光敏等,应选择温和的、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洁面乳清洁皮肤,补充保湿水,再外涂具有修复皮肤屏障、抗炎的乳剂或霜剂,2 次/d.外敷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抗炎的面膜,2~3次/周,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化学剥脱术和各种物理治疗后,皮肤易出现敏感、干燥、脱屑等或炎症反应,如红斑、瘙痒甚至渗出等,术后1周内外敷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面膜,1次/d,35d后外涂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乳剂或霜剂,2次/d;1周后配合使用具有光防护作用的清透防晒霜。
(3)预防复发:重型痤疮转变为轻型痤疮停止口服药物治疗时,单独使用抗粉刺类护肤品或配合外用药物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应依据皮肤类型、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成分。油性皮肤选择以控油、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混合型皮肤为分区护理:T区控油成分为主、面颊部修复皮肤屏障成分为主;敏感性皮肤选择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成分为主,局部粉刺点涂角质溶解或剥脱成分为主;炎性丘疹点涂抗炎、抗痤疮丙酸杆菌成分为主;炎症后色素沉着以祛除色素成分为主。结语
结语:
主持人:非常感谢专家的详细解答。通过今天的访谈,我们了解到痤疮的成因复杂,治疗需科学分级,日常护理和心态调整也至关重要。如果出现痤疮问题,切忌盲目处理,及时就医才是最佳选择。希望大家都能摆脱痤疮困扰,拥有健康肌肤!本期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嘉宾
尚智伟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皮肤美容主诊医师
河南科技大学皮肤病学教研室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洛阳市医学会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洛阳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免疫性、色素性、毛发性皮肤病的诊治及皮肤激光美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