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内容推荐 > 正文

【助力抗疫 河南名医在线科普】田勇:居家期间 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发布时间:2022-11-18  来源:   
2022-11-18  健康大河南

  前言:2022年10月,郑州遭遇疫情,郑州上下,同舟共济,为战胜疫情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之下,一些患者居家期间,急需获得医生的帮助。为此,健康大河南发起《助力抗疫-河南名医在线科普访谈》,诚邀河南各大医院医生,以线上科普的形式,为患者送去健康知识,为大家传道解惑,助力健康中原。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连线郑州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田勇,为大家讲解居家的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本期要点: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无论用什么降糖方案,首先要注意的是饮食和运动,首先请田主任针对饮食方面的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吧?

  田:近期面对疫情,大家基本都呆在家里,只能吃吃喝喝,但对于糖友们来说,更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比如喜欢吃米饭的,可在米饭中加入糯米、黑米、红豆、绿豆、芸豆等各种豆类。喜欢吃面食的人,蒸馒头、做面条、包饺子时可掺入一定比例的全麦粉、荞麦粉、大麦粉等粗粮;如果是购买馒头等面食时,可买黑面或者黄面馒头等。每顿饭的主食摄入量可控制在每餐50-100克(生重)之间,不宜低于50克。还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我们说的优质蛋白质除了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动物蛋白之外,还包括大豆及其制品。另外糖友们做饭时尽量做到少油少盐,避免煎、炸等用油较多的烹调方式,否则看似多吃了蔬菜,如果过于油腻,无形中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对于喜欢吃肉食的糖友们,首先要控制量,同时避免食用肥肉及动物内脏,因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较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有增加血尿酸的风险。建议糖友们选用牛肉、鱼肉、鸡肉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同时要避免油炸、烧烤等方式,尽量采用水煮、清蒸、干煽、急火快炒等烹饪方式,不建议吃熏烤等加工肉制品。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克以内,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不建议饮酒,特别是白酒,容易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主持人:听了您的讲解,糖友们是不是要多吃蔬菜?具体有哪些推荐吗?

  田:是的,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纤维含量高,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有利于增加饱腹感和控制血糖。蔬菜的摄入量我们建议每天至少500g,这其中还包括一些菌藻类食物,比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海带、紫菜等。一些富含叶黄素的蔬菜对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叶黄素是视网膜血管抗氧化所必不可缺的营养素,而糖友又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这一类蔬菜有很多,如西兰花、紫甘蓝、菠菜等。

  主持人:好的,说完饮食,下面我们聊一聊运动,疫情期间,大家都居家不能外出运动,堂娘病患者在家里如何科学地运动呢?

  田:对于糖友们来说,规律运动非常重要,疫情期间也不能懈怠。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肌肉对糖的利用,提高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糖。建议大家每日就餐1小时后(从吃第一口饭算起),根据自身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果家庭空间充足,可以居家快走,家庭空间较小时可在原地快走,病情较重者步伐速度宜慢,走路的时候手臂要大幅度摆动,手脚协调配合。当然也可以在家里做家务、在阳台上打太极拳、做瑜伽、做减肥运动操等等,保持每顿饭后运动约半小时左右。膝关节不好的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双臂上举或者外展的动作,都是可以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运动不宜空腹或饭后立即运动,一定是饭后1小时左右,运动前需进行5分钟左右的热身动作,运动后注意血糖监测,以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运动时需及时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留意心率的变化及身体的自我感觉,如果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胸闷、大汗以及腰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对于年龄较大的糖友,如不能开展适当的运动,也应避免久坐不动,每日多次室内散步比静坐有益健康,而且运动还有助于睡眠,建议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不要熬夜。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要注意监测血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做好自我血糖的监测?

  田:是的,血糖监测也是我们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完整的血糖监测应当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在内的多点血糖,包括任意时间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加测的随机血糖,这样可以了解全天的血糖变化情况,也是调整胰岛素剂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你的血糖控制不理想,应增加血糖监测频次特别是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时,患者要间隔1-2天测1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待血糖控制达标以后,可改为每周监测2-3次空腹和餐后血糖。

  主持人:那血糖控制的范围建议在多少呢?

  田:这个是因人而异的,我们经常说对糖尿病患者要个体化的治疗,血糖的控制目标也是遵循这个原则。总体来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7毫摩尔每升,餐2血糖小于10毫摩尔每升就可以;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尤其严格,空腹建议控制在5.3mmol/l,餐2建议控制在6.7mmol/l。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为了安全起见,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毫摩尔每升就可以了。

  主持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还有个药物治疗,您能否给糖友大概介绍一下。

  田:好的,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分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对于长期使用口服药降糖的患者,若血糖控制较平稳达标,建议尽量不要自行更改药物的种类、用量及用药时间。大家在控糖的同时还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口服磺脲类、格列奈类降糖药,服药期间更要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如果出现不适或较大的血糖波动需及时联系医生。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剂量可根据自我血糖监测数值适当调整。一般超短效和短效胰岛素每天注射3次,用于控制三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一天注射一次,用于控制基础血糖。预混胰岛素一天注射2-3次,餐前注射;糖友们可以根据自测血糖数值,做好记录,根据连续2-3天血糖的控制情况,适当的可增减2U来观察血糖的变化。对于使用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的,因为都是澄清的溶液,使用前不需混匀,但对于中效及预混胰岛素为乳白色悬浮液,用之前需要摇匀。另外就是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5-30分钟必须进食,速效胰岛素注射后5-10分钟必须进食,避免低血糖发生。打胰岛素的时候,可以绕着肚脐的一周经常轮换注射部位,腹部注射部位在脐周5-10cm处、大腿外侧、手臂外侧、臀部,建议首选腹部皮下注射。还有就是胰岛素针头建议不要循环使用,避免感染,对未使用的胰岛素储存在冰箱的保鲜层,已经打开的胰岛素在25℃室温储存不超过1个月就可以。

  主持人:居家期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那么糖友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呢?

  田: 首先对于一些血糖持续过高(空腹血糖>11毫摩尔每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其次对于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比如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倾向的,包括明显乏力、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差、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有烂苹果味道,以及烦躁、嗜睡等精神变化。另外对于一些合并感染,包括皮肤或足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或者是出现了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比如出现了心慌、胸闷、胸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意识不清等都是需要及时就医的。前往医院就诊的时候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带好手机、身份证、医保卡做好进院扫码和登记的准备。

  主持人:节目最后,您还有什么想提醒广大糖友的吗?

  田:首先建议广大的糖友要适度的关注疫情,通过正规渠道积极学习相关防护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易感性,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要盲目恐慌,做好科学防控是关键。另外现在网上购物很方便,老年患者可求助家人帮助自己来购买食物及药品,尽量避免乘坐交通工具出门。在家里要做到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合理规划生活。注意纠正生活中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不运动、不吃早餐、暴饮暴食、不重视自我血糖监测、情绪不稳定等等。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希望糖友们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让我们一起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本期嘉宾:

  田勇

  郑州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肥胖症、

  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症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