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内容推荐 > 正文

【心梗救治日特别节目】天气渐冷,心梗高发,专家助您安全过冬!

发布时间:2020-11-20  来源:   
2020-11-20  健康大河南

  前言:心梗又称急性心肌梗死,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心梗已成为国民健康杀手,不及时救治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眼下天气转冷,进入心梗高发季节,对于急性心梗救治而言,不能全凭运气。时值“心梗救治日”到来之际,健康大河南特别邀请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明华、王贺两位老师做客演播室,请他们给大家科普秋冬如何有效预防心梗。

  采访提纲:

  问题一:王老师,节目一开始,您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秋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吗?

  当气温从17℃下降至0℃以下时,心梗病死率从4.9%上升到6.9%。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的寒冬季节,心梗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尤其以连续低温、阴雨绵绵和大风天气为甚。

  (1)血管收缩。 冬天是天气变化最大的季节,无论是温差、风速还是大气压,都经常处于很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很容易使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在寒冷的刺激下,人体末梢血管会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肌缺血。

  (2)冠状动脉收缩。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骤然收缩,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冬季生活方式改变,吃得多而消耗少。 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而冬季人们偏偏又爱吃一些高脂饮食,人体能量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出现失调,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冠心病、心梗的发生。

  (4)适应能力减弱。 在寒潮袭来的日子里,人体的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得不到即时有效的治疗,会进展成肺炎,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肌梗塞。

  问题二:罗老师,当病人突发心梗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前兆信号吗?心梗时,又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很多人都以为心梗就是突发性的,一旦发作便会危及生命,其实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有50%到80%的人,在发生“急性心梗”前也是会有先兆症状的,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太短,有1-2天左右,甚至更久。5大信号

  (1) 夜间或休息时胸痛:心梗发生前最明显的征兆就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的感觉,特别是正在休息或者夜间的胸痛,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很多人认为这个胸部疼痛就是小毛病,尤其是年轻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而事实上稍一疏忽大意可能就危机生命。

  (2) 心绞痛症状加重:对于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如果近期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比之前频繁,发作时胸痛程度逐渐加重,发作持续的时间比之前延长,都可能是心梗前的征兆,所以建议去医院及时诊治。

  (3)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很多人在发生胸痛时往往都会忽视了它,因为不明原因的胸痛只是偶尔性的,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想法,越是不明原因的疼痛越要重视才行。即便是以往患有心绞痛,却没有找到明显诱因的人也要注意,一旦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胸痛,那都很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4) 突然的心慌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如果之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恶心呕吐等征兆,尤其是在活动、工作或者熬夜之后突然出现这几种症状,且这些症状又逐渐加重,那么可能是心梗要发作了,应该及时的就医。

  (5)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很多人在出现牙痛,左肩臂痛以及后背痛等症状时,都会以为是工作劳累过度,生活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其实不然,万事皆有因,除了劳累过度之外,这也有可能是疾病发生的信号,千万不能大意

  心梗的症状

  1. 胸部的剧烈痛感:当心梗出现时患者往往会有剧烈的胸部疼痛,疼痛位置和性质与心绞痛基本一致。疼痛主要以压榨感、紧缩感、濒死感为主;即便是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也无法缓解。一旦疼痛持续二十分钟以上、用药后没有好转。

  2. 无明显的疼痛,一开始表现就是为猝死、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的。

  3. 心律失常:70~90%病人合并有心律失常的表现,比如前壁心梗病人,多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等。而下壁心梗的患者可能发现心脏骤停、心率慢、房室传导阻滞等。

  4. 胃肠道的症状,对于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多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

  5. 其他不典型的症状包括难以形容的烦躁、发热等不适。

  问题三:罗老师,您刚刚提到的这些信号及症状会和哪些疾病的症状相混淆呢?我们如何去有效鉴别?

  1.心肌梗死首先需要鉴别诊断的是心绞痛,心绞痛疼痛时间短,可以在劳累、大便、受凉后出现,一般可以持续1-5分钟,多数在15分钟以下,并且疼痛比较频繁,通过心脏的坏死物检查没有出现升高,心电图不出现动态变化。

  2.主动脉夹层,胸痛一旦出现可以有撕裂样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背、肋、腰等部位的疼痛,双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以有明显差别,需要进行心脏的彩超检查,主动脉的CTA检查进一步明确。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以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可以出现D-二聚体可以有明显的增高,

  4.心肌梗死下壁心梗可以有上腹疼痛,需要鉴别急腹症,例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往往有不洁饮食、暴饮暴食等病史,咱们可做腹部的CT和超声以及血液的相关检测进行鉴别。

  问题四:王老师,心梗的发作可以说来势汹汹,那容易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您能和观众朋友们简单说说嘛?

  (1) 劳累:过度的体力劳动和长时间脑力劳动,都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如患者本身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就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缺血缺氧又会引起动脉血管痉挛,反过来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死。

  (2) 情绪激动 心梗与激动、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在情绪激动情况下可使血压升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猛增,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梗。我们常在影视节目中看到有些人因情绪过分激动突发心肌梗死而双手紧捂胸口,猝然倒下的场面,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在打牌或看球赛时,因心情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 暴饮暴食: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餐后可使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促使血栓形成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国外有报道节假日急性心梗的发病率高,这与暴饮暴食有关。

  (4) 便秘:便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但其危害性未得到足够重视。临床上,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润肠通便的措施。

  (5) 手术:手术中麻醉造成的低血压,严重应急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失衡,也是引起心梗发生的原因,尤其是老年人更危险。此外,大出血、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

  (6) 寒冷: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问题五:王老师,一旦突发心梗,对于病人和家人来说又需要进行哪些措施进行抢救呢?

  1. 及时呼救:患者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首先应立即拨打120进行紧急呼救,目前咱们全国已经建立起了胸痛救治的绿色通道,咱们胸痛的病人是优先救治的

  2. 保持冷静:急性心梗在发作之后,家属首先应该让患者情绪镇静下来,尽量让患者平躺卧床休息,患者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当的做缓慢的深呼吸,这样能够降低心率,千万不能让患者过度惊慌,如果过度惊慌或者恐惧都会使得心肌的耗氧量增加,而这又会扩大梗死的面积。

  3. 尽早吸氧。如果有吸氧条件,可以辅助患者尽早吸氧。尽早持续的吸氧,可以增加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改善心脏的缺氧,缓解心梗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程度。

  4. 慎用药物。怀疑急性心梗的患者,如果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常见的救心丸对心绞痛的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急性心梗的患者没有效果;硝酸甘油一定要慎用,硝酸甘油有扩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有些急性心梗的患者(比如下壁心梗)会造成低血压休克,硝酸甘油反而会加重疾病;阿司匹林更不能随意使用,有一些急性胸痛的患者,例如主动脉夹层,胃部疾病等,阿司匹林可能会加重疾病,甚至对医生的后续治疗造成干预,因此,阿司匹林是不适合在家中口服的药物。

  问题六:王老师,一般进行心梗急救时,有哪些关键的地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 就近就医:在这些处理措施做好之后静静等待救援,施救者应该采取就近治疗的原则,不要舍近求远。很多人为了到更加有权威的医院救治,可能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心梗发病时采取急救的原则,就近求助医生是很关键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危险系数降低,

  2. 清理呕吐物 休息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还有恶心呕吐的表现,应该及时帮助患者清理掉口中的呕吐物,因为心梗在发作期间部分患者还会有意识障碍,如果此时呕吐物没有从口中清除干净,有可能会堵塞气管,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呼吸,这是很危险的一种情况,也是部分心梗患者发病之后死亡的原因。

  3. 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顺畅 患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还有呼吸困难的感觉,施救者应该马上解开身上的衣物,不要受到衣物的束缚,才能让正常的呼吸保持。保持顺畅的呼吸,氧气可以及时提供,同样可以避免心脏持续缺血缺氧让病情加重,这也是在急救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

  4. 心肺复苏:心梗来袭的时候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心梗严重,有心力衰竭、休克等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心肺复苏,在双乳连线中心位置有效按压。给成年人进行胸外按压的深度为5-6厘米,频率每分钟是100-120次,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在这些处理措施进行的同时要拔打急救电话,才能防止心梗病情严重带来身体伤害。

  问题七:罗老师,为什么如今有关中青年猝死的事件频发?心梗不是被称为“老年病”吗?

  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心梗已将魔爪伸向中青年人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遭到了它的“偷袭”!研究显示,45 岁以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10% 以上,18岁的年轻人也有发生

  1. 生活不规律 老年人退休后大多没有工作压力,生活也相对规律,他们的心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运动不足有关。而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极易诱发心梗。

  2. 不关注健康 相对来说,老年人往往更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时会及时问询医生。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定期复查也有机会发现疾病征兆,及时处理。但青年人多认为自己身体好,不会刻意关注自身健康,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也常常被忽略,由此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3. 缺乏缓冲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这种情况。而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更高。

  问题八:王老师,我们也看到,特别是入冬之后,各大医院救治的心肌梗死病人逐渐增多,那么一般突发心梗都是在一天中的哪一时间段呢?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每日的早晨六时到中午十一点是一整天里面最危险的时间段,专家们把这段容易发病的时期,称为“魔鬼时间”。清晨太阳升起,人们的交感神经明显兴奋起来,出现血压的升高,心律普遍加快,血小板活性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的压力出现增加,更加容易引发心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问题九:罗老师,如果发生了心肌梗死,一般到了医院之后,医生会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呢?

  问题十:王老师,哪些类人群或者说患上哪些病更容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1) 既往冠心病,心绞痛等病史的人群

  (2) 有冠心病的家族史的病人要注意预防。

  (3) 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好的,抽烟酗酒,工作性质容易要熬夜加班,工作压力比较大的。

  (4) 体检的时候发现有血脂血糖的异常的人群

  (5) 体重比较偏胖的人群

  问题十一:王老师,对于刚刚提到的心梗高危人群来说,他们在饮食上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尽量的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纤维素,优质蛋白比较多的食物,一定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尤其是一些含有热量,脂肪,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应该避免,同时也应该避免一些浓茶,咖啡以及刺激性的一些食物。而且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不能够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更不能吃得太饱,最好控制在七八分饱,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为好。要注意防止便秘。

  问题十二:罗老师,节目最后,您能聊聊冬季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有效预防心梗的出现吗?

  1.注意保暖

  2.秋冬前可以做一次体检

  3.坚持日常运动

  4.避免暴饮暴食

  本期嘉宾:


[责任编辑: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