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内容推荐 > 正文

【健康中国行动】将高考当成“独家记忆”让暑假变成新的起点

发布时间:2020-07-20  来源:   
2020-07-20  健康大河南

  前言:随着2020年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开始放飞自我,去追求心中理想的假期了,长期高度紧张后适当的放松是必须的,但考生和家长仍然面对志愿填报、准大学生的假期学涯规划以及父母的空巢问题等等。

  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临床心理治疗师常淑莹、郑州七中高三年级班主任董秋楠、郑州一中、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家长王霞、原新东方英语老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常林青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请他们和我们讲讲这个特殊的假期该如何度过。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视频回放

  采访提纲:

  问题一:常老师(常淑莹),高考已经成为过去,在这段时间考生们大多也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松,但极度的情绪紧张再到极度的放松,难免会出现空虚、焦虑的情况,您能和我们讲讲,面对这样的情绪变化,考生们该如何应对吗?

  答:首先,热烈祝贺学子们顺利完成了今年的高考,今年的高考非常特别,人民日报都说是最艰难的一次高考。

  高考结束,孩子们由满负荷运转到突然急刹车,卸下了十几年寒窗为之奋斗苦学的包袱,确实不是一般的放松。

  准确地说,出现空虚、焦虑,以7月25日分数公布时间点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孩子们处于等待分数的状态,盼望着分数早点出来,心里念兹在兹的,恨不能一会儿一查分,真的让人心焦。在此之后,分数出来了,就要择校、报专业,众数孩子的成绩过一本线,但又不是特别高,选择高校会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因为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就读理想的学校、专业还真不容易,非常纠结。两端成绩的孩子倒要好一些,其选择牲没有那么强,或者说确定性明了的多。

  第一阶段,家长不必过于在意,在保证安全、守法的前提下,放宽边界,放手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补觉、访友、探亲、旅游等,鼓励孩子回归自然,倒空自己,这段时间很容易过去。

  第二阶段比较关键,涉及到选校和专业,会很纠结。这时候,家长应从多方面引导孩子,分数高的不要沾沾自喜,发挥失常不理想的,不要埋怨指责,帮助孩子选定学校和专业,充分相信孩子,尊重他的意见,适度参考、斟酌,让分值效应最大化,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对于准大学生来说,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很慎重的事,不可随意从众,那样的后果往往是与你的期望不匹配,容易出现厌学和适应障碍。择校、定专业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孩子的专长、兴趣为出发点,这样能够最大化的激发潜能,为步入大学后留下最大的拓展空间,利于成长。因此要重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对你中意的大学、专业及所在地,多作功课,提前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学校底蕴、学科地位、社团组织等,为大学新生活做准备。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理想的大学,强扭着安排,往往会导致入学后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业。

  有一个学生,成绩过了一本重点线,喜欢草叶学科,但所在学校比较偏远,父母坚决不同意,强行选定了北京,但专业不是他喜欢的,兴趣缺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善自主学习,少了督促,没有了爹妈的唠叨,渐渐的厌学,长时间呆在宿舍睡觉、玩游戏,四年过去了,挂科而没能毕业。

  问题二:除了考生情绪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家长的情绪也经历这样的变化,家长这个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加适应不那么紧张的生活,同时也能让孩子没有那么大的落差呢?王老师,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吗?

  答:的确如刚才主持人和常老师所说,在高考之后,我们和孩子从紧张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紧张不完全是情绪上的紧张,更多的是生活节奏方面的紧凑。到高考之后,很多事不用做了,忽然放松,这一时间段,不管是心理和生活是有一定落差的。但是家长毕竟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要做,心理变化还不是特别明显。孩子的生活会从紧张与紧凑的峰值,一下子变成没有具体的事情可做,一时会变得无所事事,会变得无聊起来。

  这时,我觉得家长还是要适时适当、有意识的给孩子安排点具体的事情做,有了具体的事情做,孩子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情绪也会慢慢放松下来。当年,在这些方面,我们做的也有很多欠缺,后来和班里其他家长聊天时,觉得有些家长有很好的做法,今天,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几点:

  1、和孩子敞开心扉做一次成长方面的深度交流。让孩子明白进入大学也就是进入了社会,要逐步从学生思维转变成社会思维。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女孩子要学会情感的处理方式,对待异性的正当追求,要有如何解决?如果是不正常的追求方式,怎样面对?女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家长可以找寻一些案例,和孩子讲清楚,对于感情既要珍惜、也要学会的把握和控制,珍惜别人的感情,也要保护好自己。男孩子也是如此,而且还要加上责任教育,让孩子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男孩、女孩未来都是要组建家庭的,家长要提前给孩子上好婚姻家庭教育指导课,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家庭的幸福安定,也是为社会的安定、稳定做贡献,因此,家长要为孩子的未来提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对即将填报的学校、专业尽可能的详细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对所报专业进行预习。在高中阶段,老师和家长经常说的是“再坚持坚持,上了大学就好了”。其实,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特别快,生活是马拉松,学习也是一件长期的任务。上了大学,只是换了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这些都要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3、是引导孩子去学一项技能。例如:开车、烹饪、跆拳道等等,找一些短时期能够入门,长时期投入又可以精进的项目,有些看似小的技能,其实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

  4、也和孩子商议好,要求他分担一项家务劳动。学生在高中备考阶段,大部分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期如此,孩子就会缺乏家庭责任感。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承担一项家务活,养成劳动的好习惯,是对孩子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担当意识的有益培养。

  问题三:心理的变化固然重要,但高考之后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志愿的填报,董老师,您作为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和家长该如何正确的填报志愿呢?

  答:首先,我们要知道,高考完成只是迈向大学的第一步,想要两只脚一起入理想的大学,填报志愿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分数没出来前,我建议学生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去考虑自己的志愿填报。城市—专业—院校。首先可以考虑自己向往的城市或者地区,当然了,要综合考虑这个城市或者地区,不能仅仅因为个别方面就简单的作为填报志愿的目标。再者就是专业,对于那些想通过大学的学习,学习一些专业的同学,对于一个发展潜力极强专业的学习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增添了砝码,院校方面的选择还是比较客观的,就可以根据口碑与专业排名来进行选择,在分数没出来前,大家可以尽量的缩小选择的范围,等到分数出来之后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精准的筛选。

  问题四:常老师(常林青),我们了解到,作为一名曾经的高考生,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当时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填报志愿的吗?

  答:回忆当时心路历程,心态由浮躁,挣扎,痛苦,纠结,到后来的坚持隐忍和自我鼓励。我就是大家所说的“寒门子弟”,是家中第一个上了大学,然后又考上研究生的人。一路过来也觉得有很多遗憾,把遗憾降到最低,去竭尽全力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一个个梦。从六月开始考试,到等出成绩,再到填写志愿,再到等待录取通知,这一系列的等待中,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几乎是天天会半夜醒来,这其中的焦虑、不安、紧张、无奈、接受、欣喜,都会有。

  出成绩的当天,全家低气压,因为真的是不满意,高考成绩比模拟考试成绩低了很多。这让我们都知道没有好学校可选了,只能选择三本。当时分数确实尴尬,选择区间也不大,最后期限内把报名报完了,又开始了更为煎熬的等待,看什么时候出录取通知。

  当时填报志愿非常难填,我一个农村的学生对大学一点都不了解,啥都不知道。完全没有考虑什么地域、就业、专业难度,所有这些,通通没有考虑,感觉英语还行,就学英语吧。不像现在有老师、心理专家给予指导志愿的填报,

  但我从不不后悔,也没有怨天尤人怪父母不懂,他们已经尽他们的全力了。

  虽然是误打误撞,但其实也已经是相对来说是很好的结果了。

  填写志愿三个建议:1.动用一切途径去了解你能了解的所有信息,不要把一切交给命运,听天由命2.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按想要的因素把能上的学校排个序,会有重叠部分。3.人生难免后悔,但还是要知道“幻境再美终是梦,珍惜眼前始为真”。)

  问题五:常老师(常淑莹),这个暑假不仅只有从紧张到放松的心理变化巨大,同时,高考生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大家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呢?

  答: 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在我看来,它是成人的洗礼,在思想上,是顺受向开放思维的转变,在精神上,是朦胧向自我探究的确立,在人格上,是附从向成长独立的换轨,在学识上,是灌输向自主求索的升华。从高中到大学,不仅要完成身份的物理性转换,更要完成心理状态的升级。

  高中生活的核心圈子以家庭为主,大学生活的核心圈将是学校和社会,将参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要学会尊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建立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相互砥砺,携手同行。要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科学的管理时间,提高效率,争取优秀的学业、科研、理论成绩是第一位的。高中学基础通用课程,大学则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天宽地广,重在“学业+思考”,要求更上一层楼,更要用功。

  但是,很多家长、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线性的理解,没有化学反应,身体上了大学,心理转换跟不上。有的认为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尤其是考上了好的大学,从此天下无忧,好工作等着,这是静止的、自我陶醉的理解。有的认为大学无用论,毕业挣的钱连打工都不如,这是庸俗化的理解。

  于是,很多孩子进入大学后,追求安乐,放纵浪荡,混得毕业,甚至挂科,四年下来,一事无成。还有的以高分进入大学,刻舟求剑,固步自封,翻版现代方仲永,久而久之,“泯然众人矣”。如一名毕业于全国顶尖高校的学生,牢记老师和父母高考前“语重心长“的话语:“你们现在拼一下,到大学就可以轻松啦”,到了大学,真的放纵自己,不学无术,勉强毕业,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又不会与人打交道,毕业找工作都特别困难,6年找了10几份工作,最长的不超过半年,为此情绪低落,前来救助我。我特别欣赏“北大屠夫”陆步轩的一句话,他说:“无论做什么,只要坚持,做细做精,才会成功。一定要做自己最熟悉的事,你才有可能比别人做得好,你才能够成功。”

  我在这里不是讲心灵鸡汤,说穿了就是理想问题、眼界问题,更是心理的反映。记得有一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把后一句改为“更要脚踏实地”,更准确一些。

  问题六:董老师,高三班主任的生活肯定也充满着紧张和压力,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吗?大家都说,老师是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最想要你变优秀的一个人,面对学生们高中生涯的介绍,您有哪些想说的吗?

  答:今年高三的孩子们情况比较特殊,经历了新冠疫情、在家上网课、4月7号复课以后在学校接受闭环管理等一些特别情况,所以复习备考的节奏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做为高三班主任,对孩子们心理的调节特别是学习的状态调节也增加了难度,所以今年高三比起往届高三,心理上也确实承受了更大的压力。特别是4月7号返校复学,做为班主任既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节奏,又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每天陪孩子们一日三餐,组织孩子们排队测温、进教室、入寝室。那段时间真的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但是,每一种经历的都是成长的财富,心与心的距离仿佛拉得更近了。经历了一些困难,让我们这个集体也变得越来越团结,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也紧张起来,你追我赶,而不会因为疫情或者高考延期而消极怠工。这是让我特别欣慰和感动的!

  这个说法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关注的是一个孩子,而老师肩上扛着的是无数个家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对于一个孩子的期望更高于父母。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确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孔子将“仁知勇”当作君子之德,“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凭承着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学校高中部三个年级的教学楼分别命名“仁苑”、“知苑”、“勇苑”,以此也做为对孩子们高中三年的培养方向。爱因斯坦曾经给教育的定义“如果你忘记了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我的班长在毕业赠言上给我写道:“是你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和回报国家。”离校前,全班同学每个人都为我录制了离别视频表达对我的感谢,全班合唱我最喜欢的歌,场面令人动容。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吧,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问题七:王老师,我们了解到,您的孩子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大学以及霍普金斯大学,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教育经验吗?您是怎样培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有哪些诀窍?

  答:如果从孩子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作为衡量优秀的标准的话,我的孩子还差的非常远。咱们河南的考生多,综合素质优秀的孩子比比皆是,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我们河南的孩子也都不遑多让,我的孩子和他们相比,需要学习的地方特别多,路也还很长。

  而且,我觉得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并不是完全单方面的输出自己的教育想法和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共同经历这一段的历程。

  从教育经验上来说,那就是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不和老师使横劲。我是家长也是一名老师,更加明白,和老师配合好,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要求,按照学校的要求做,最终受益的是自己的孩子,学校毕竟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孩子的授课老师是对孩子学习方面了解最全面的,听老师的话时真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即使孩子上了大学,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了,很多事情是要全靠孩子自己做,但我们依然是让孩子多和指导老师沟通,因为毕竟隔行如隔山,老师比我们更了解专业内的情况,大多是让她和老师一起完善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成长规划。

  问题八:常老师(常林青),您是在工作之后,又选择了读研,现如今,考研的人数日渐庞大,在很多人眼里,研究生考试的重要性仅次于高考,您当时为什么在工作之后又选择读研?您认为考研和高考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其一因为当时高考不理想,一直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二选择读研是为了提高学历,丰富文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地接近社会,为自己将来提供更多的经验。那么考研究竟是难还是易呢?其实难或者不难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绝对的难或者绝对的易,那么为了让同学们对于考研的难度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跨考,客观上说,考研是比高考要简单的。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的难度是远远高于考研的,考研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高考考智力,考研考毅力”。?

  第二,从竞争对手的角度看,考研的竞争远没有高考激烈

  第三,从公平性上来看,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所以我想送给今年高考不理想的学弟学妹们一句话,大学不理想、可以通过考研实现你的理想,不颓废,只要有毅力,就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总分和单科成绩限制。高考总分达到要求即可,考研总分和单科成绩都要过线,比如英语要求50以上,总分300以上,英语考了47,总分350,这样也上不了。高考主要看总分,一般没有单科限制。

  问题九:常老师(常淑莹),大学生活即将来临,大部分孩子都会离开家,有的甚至半年才会回家一次,现在大多又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和家长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转变呢?

  答:这一代人还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三口之家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近20年,过惯了朝夕相伴,燕语呢喃的日子,孩子即将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家里突然冷清了,父母确实很不适应。想当年女儿上大学,随着报到日期的临近,我忽然意识到女儿整天绕膝缠人、斗嘴生气的镜头将要成为曾经,失落将要代替兴奋,担忧将要代替亲手的婆娑,思念将要代替身旁熟睡的那张可爱的小脸……送女儿到大学后,当她迈过校门隔离线时,我才感到——我真的已经空巢,有点猝不及防。回到家里看到昔日热闹、有些凌乱的家,多了些许让人压抑的宁静,顿失生活的重心,五脏六腑也感到不适,六神无主。下班后,引颈期盼孩子的信息,干活时手机也不离手,遗憾的是手机经常响起,却不是女儿的。惆怅之余又感到欣慰,这不也说明女儿已适应大学新生活了吗?在牵挂、期待、彷徨中度过了两个星期,偶尔收到女儿的“简信”或片言只语,真是“惜字如金”,得悉孩子已经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节奏,我的心踏实了。 现在想起来,那段日子还真不好过。

  随着开学的临近,我希望即将成为中年空巢的父母,及早调整自己,寻找新的兴趣点和爱好。多交友,多交流,强身健体,使孩子在外放心,安心学习,平安度过中年空巢。但这些都是我们做为父母必须经历的。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曾经在怀里撒娇打滚的他,再也撸不到怀里了,自此背影远去,哪有春夏秋冬。我们应该适应这样的生活,

  孩子空闲时间,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告知近期的学习情况,放假多陪陪父母,他们就很知足很幸福。

  问题十:王老师,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您当时的心理变化吗?您又是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

  答:好的,因为在孩子高考时没有给孩子设定具体的院校目标,只要是正常发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接受。由于没有更多的期待,心理上也就没有什么落差,我们调节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孩子考上大学,是人生的正常阶段,我们为她的成长高兴,也为她新的开始祝福。随着她走进大学校园,我们的生活重心也就有所调整,以前,大部分的时间是陪在她身边,现在更多的时间是放在陪伴老人方面,毕竟自己的父母也都上了岁数。

  同时孩子备考了三年,自己也忽略了以前的好闺蜜、好伙伴,当时没有疫情,就和自己的这些朋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游,叙了叙友情,加深了友谊。

  随着她进入到大学,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事业尽可能做的尽善尽美,更好的完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觉得,最好的调节方式就是有自己的工作目标、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有具体的事情做。

  问题十一:董老师,从一名老师的角度,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吗?

  答:这个问题我想从三方面来谈:

  首先,无论个人规划是什么,但是重视学业这是首要的。那种“高中毕业就解放,大学随便玩”的思想一定不能有。每个学习阶段都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大学英语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所以我给我们班孩子的建议,高考完就可以准备大学英语四级的词汇了,早着手早准备。

  其次,要有一个简单的规划,考虑一下本科毕业以后是准备考研、保研、出国还是直接出来工作,这些对于进入大学以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已经明确自己的目标就是保研或者考研,对于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更加重视,因为成绩排名一定会影响到保研结果,安排好学习节奏的同时,也要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这些比赛的成绩也会影响保研结果。如果选择出国,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格外重视,以免影响自己的绩点,不能申请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如果选择本科之后直接工作,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特别是假期实践活动等,积累一些实践经验,以便于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的节奏。但是刚入学的时候,对于不要盲目加入很多社团,造成时间和精力上不必要的浪费。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 据个人情况合理规划。

  第三,从高中到大学,其实是很大的一个跨度。在高中阶段有老师和家长的呵护,生活节奏紧张,环境简单,所以大部分孩子只要安心做好“学习”这一件事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大学整体的生活节奏完全需要自我调节和管理,甚至还要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特别是经历了紧张的高三生活以后,由于不能适应大学这种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会导致一些孩子,迷茫、不知所措,对学习和生活缺少动力。所以,刚才我提到的第二方面就格外重要,当你对自己有了简单的规化以后,就要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在这种完全需要自律的环境下,强大的心理状态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我也建议孩子们,要学会适当的心理调节,既能对学习上保持求知向上的状态,也别忽略了课余生活中的美好。比如,丰富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院系组织的各类比赛。更要走出校门,感受一所城市的特色和魅力。丰富自我认知,提高各项能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总之,要想顺利地过渡到大学生活,要有合理的规划,强大的心理支撑来面对新生活中各种状况。这样才能为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奠定扎实的基础。

  问题十二:常老师(常林青),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进入大学之后,心理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吗?面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变,您是如何调节的?您有哪些好的建议可以提供给这些准大学生们吗?

  答:心里最大变化:从幼稚变成熟。高中时期大家都专注于学习,再加上学校的规定一心想着怎样学习好,怎样提高成绩。进入大学后开始思考人生,学着开始规划未来。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并希望将来能够越来越好。

  调节:

  一方面,告诫自己:摆脱了残酷的高中生活,进入了自由的大学,新起点新征程,奋斗不止。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地方,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决不能松懈;另一方面,自我规划,制定阶段目标,努力实现目标。

  建议:1、没有老师和家长会督促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自律自强,为自己行为负责。

  2、不随波逐流,刚进入大学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刻坚守自己的原则。

  3、明白大学毕业以后要进入社会工作,单单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了解不一样的观点和思想,以此来提升自我,为将来走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就完美的人生。

  4、真情来时且珍惜,谈一点关于恋爱的建议

  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正确的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问题十三:高考已经成为过去,大学生活即将来临,在节目的最后,请四位老师给今年的高考学子送上祝福吧!

  常淑颖:此刻我想以母亲的身份寄语孩子们,习近平主席说青春是奋斗出来的。离开奋斗,将一事无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过若干年,青山更关山,君正风流否?

  王霞: 新的环境、新的目标、新的机遇与挑战。愿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祝所有考生明天更美好!

  常林青: 新生活新起点,学业欣欣向荣,友情心心相惜,心情星星闪耀,快乐健康永远相伴!

  嘉宾介绍:

  常淑莹: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临床心理治疗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沙盘治疗师;华西医院“优秀进修心理咨询师”;河南省数理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部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郑州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德心理咨询和治疗三期和四期学员;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力及人格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师从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系统地学习团体心理治疗,个体咨询近3500小时以上;团体心理治疗(包括巴林特小组活动)4000人次以上,主持和参与卫计委和科技厅科研6项,河南省卫计委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35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擅长学习障碍、亲子关系、社交障碍、强迫症、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咨询和治疗;员工及患者的团体心理辅导;《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王霞:郑州一中、上海财经大学大学学生家长

  董秋楠:中共党员,郑州七中高三年级班主任,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荣获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

  常林青:西安翻译学院本科、原新东方高中部英语教师,目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