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发病急、致残率高,正确急救四步流程要记牢
脑中风发病急、致残率高,家庭急救操作不当可能加重病情,而近年来30多岁的年轻患者逐渐增多,熬夜、久坐、常喝奶茶等习惯正成为年轻人脑血管健康的“隐形威胁”。掌握正确急救方法、规避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和应对脑中风的关键。
家庭急救:四步正确流程要记牢
“家人突发脑中风倒地,喂水或扶到沙发躺,这都是危及生命的错误做法!”郭锐明确指出,脑卒中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喂水易呛入气管引发窒息或肺部感染;随意搬动尤其是摇晃头部,会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量增加,或让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栓脱落,加重脑部损伤。
正确急救需遵循四步流程:
第一步,立即拨打120,清晰说明患者症状(如突然倒地、口眼歪斜、单侧手脚无力)及准确地址,为救治争取时间;第二步,让患者就地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取出假牙,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第三步,解开患者领口、腰带,保持衣物宽松,确保呼吸顺畅;第四步,精准记录发病时间,脑卒中救治有4.5小时黄金窗口,每耽误1 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发病时间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脑中风不再是“老年病”,四大诱因需规避
过去认为脑中风是老年人专属疾病,现在科室常接诊30多岁的患者。年轻人患脑中风主要有四大诱因:
一是长期熬夜、久坐打乱身体代谢节奏,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却未察觉,这些基础病会悄悄损伤血管内皮;二是频繁饮用奶茶等含糖饮料,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堆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变窄;三是部分年轻人存在房颤等心脏问题,心脏跳动不规律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堵塞脑血管;四是长期吸烟、喝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收缩血管,酒精导致血压波动,双重伤害脑血管。
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医角度看,“劳倦内伤”会耗伤气血,熬夜正是典型的劳倦行为,会让脑血管失去滋养、降低抵御风险的能力。
“年轻人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选择快走、慢跑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定时起身活动以减少血管负担;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让脑血管得到充分休息,远离脑中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