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炎症一旦被忽视,可能会悄悄发展成癌症
当鼻炎、咽喉炎、肠胃炎这些“小毛病”发作时,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吃点药就过去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炎症一旦被忽视,可能会悄悄发展成癌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告,全球约1/6的癌症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而感染,往往是炎症的“导火索”。
感染和炎症到底是什么关系?
简单说:感染会引起炎症,但炎症不一定都来自感染。
炎症分为感染性炎症(如细菌引起的肺炎)和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
适度的炎症是免疫系统在保护身体,但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却可能损伤细胞、诱发DNA变异,最终推动癌症发生。
患上这5种炎症千万别拖:
1. 肝炎
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长期不愈,容易演变为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约78%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有关。
2. 肠炎
尤其是“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反复发作可能引起肠黏膜异常增生,逐渐癌变。
数据显示,患病3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风险可达18.4%。
3. 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之一,也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
感染者发生胃癌的概率约为非感染者的6倍。
4. 胰腺炎
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可能诱发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十分凶险,而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也可能导致被称为“癌王”的胰腺癌。
5. 宫颈炎
宫颈炎本身不直接致癌,但长期炎症会削弱局部免疫力,增加高危HPV感染风险,从而间接推动宫颈癌发生。
如何对抗慢性炎症?
偶尔炎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的低水平炎症,也就是慢性炎症。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对抗身体内的慢性炎症吗?
抗炎食谱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多吃“抗炎”食物,少吃“促炎”食物。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我们总结了以下6大类抗炎食物和促炎食物:
日常生活
1. 学会放松,稳住好心情
长期处于压力和紧张中,会加剧身体的炎症反应,还可能影响睡眠、降低免疫力。
学会给自己减压,保持乐观心态和每天规律睡眠,有助于平稳体内的炎症水平。
2. 坚持适量运动
规律而适度的运动,能够帮助身体调整免疫状态,转向抗炎模式,从而有效降低炎症水平。
3. 戒除不良习惯
吸烟与饮酒都会激活炎症反应,导致体内释放更多炎症因子。改善生活习惯,是控制炎症的重要一步。
主动预防
1. 定期检查,及时干预
建议定期安排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健康隐患。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彻底根治,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tips:
1.40岁以上普通人群无论男女,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建议最好进行胃肠镜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若检查结果无异常,可以每 5年左右进行一次复查(具体的检查间隔时间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有消化道癌症家族史、以及特殊高危人群(生活方式不健康者:长期熬夜、饮酒、压力大、麻辣烫烧烤泡菜腌制品等不健康饮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人民网科普)
2. 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手段。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相关疫苗,例如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肝炎,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以预防宫颈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