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背后一阵发凉,可能暗示这些健康问题
咱们常说“背后一阵发凉”,这感觉可别光怪风吹,尤其上了点年纪的朋友,后背发凉可能真是在给你提个醒儿。它不一定是单纯的“冻着了”,也不全都能归到“肾虚”上去。
其实啊,这种感觉,可能是身体悄悄亮起的几种健康“信号灯”,咱们得仔细听听身体在说什么。
今天咱们就用聊天的形式,掰开揉碎了说说这事儿。
后背发凉,特别是腰背或者脊柱那块儿感觉明显,冷不丁一激灵,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但身体有时候就是这样,用这种细微的感觉提前报警。
要知道,这种感觉往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变化,不仅仅是皮肤觉得冷那么简单。
如果老是反复出现,或者还带着其他不舒服,那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
那这后背发凉,到底可能暗示哪些问题呢?
综合来看,比较常见的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性,是身体里有感染。
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比较严重的体内感染。
发烧之前或者发烧过程中觉得发冷、打哆嗦很常见,这是身体在努力把核心温度升上去。
如果是肾脏或者泌尿系统感染了,除了可能发烧,腰背那块儿(就是肾区附近)也可能跟着发凉,甚至打寒战,小便也可能不对劲,比如疼啊、次数多啊。
上了年纪的朋友抵抗力不如从前,感染的症状有时候不那么典型,后背发冷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第一个求救信号。
第二种可能,是低血糖了。
血糖一下子掉得太低,身体也可能跟着发抖、发冷。
老年人特别容易碰上这个情况,可能是吃饭不规律,或者胰岛功能不太好了,又或者吃降糖药反应大了点。
要是后背发凉的同时,还觉得头晕、冒冷汗、心慌慌的,那可真得警惕是不是血糖在捣鬼。
第三种情况,要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常说的甲减)。
甲状腺出问题,身体的基础代谢就会变慢,产生的热量少了,自然就更怕冷,后背感觉“凉飕飕”的也就不奇怪了。
这可不是因为吹了风,而是身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变差了。
虽然这里没有具体的研究数据,但医学上很清楚,甲减和怕冷、感觉发凉是密切相关的,后背发凉也在常见的症状清单里。
第四种可能性,虽然少见些但很重要,就是脊髓或者神经方面的问题。
比如一些脊髓炎症,可能会让局部感觉异常,觉得发麻、发凉,像有冷气贴着皮肤似的。
这意味着神经传导信号可能出了岔子。
如果后背发凉的同时,还感觉手脚没力气、发麻,甚至大小便都困难了,那一定要高度警惕,赶紧去医院查清楚。
第五种,就是咱们中医常说的“肾阳虚”了。
在中医看来,肾阳不足,温煦身体的力量不够了,尤其是腰背这个“肾之府”,就容易反复感觉发凉。
时间久了,还可能腰酸背痛、特别容易累、总想睡觉、特别怕冷、小便颜色清亮量又多。
虽然“肾阳”是中医的概念,但这种后背发凉、手脚冰凉的状态,确实是中医识别这种体质的一个典型表现。
这几种原因呢,各有各的特点,可以帮助咱们初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