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并不一定伴有咳嗽,这4个变化最要关注
普通人一听说肺癌,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画面多半还是“咳嗽、咳血”。小区里的王阿姨自打去年开始,每遇到嗓子发痒就担心是不是肺癌,成天找家人问:“我没咳嗽,是不是就没事?”但其实,肺癌早期并不“一定伴有咳嗽”。反而很多患者,回头想想,都是身体里悄悄冒出了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变化,才是真正需要盯紧的信号。
有些变化藏得特别深,毫无“肺部的存在感”,你基本很容易忽略,结果真实的患者案例无数,等到“胸痛咳血”出现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数据上也能说明问题:我国超85%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 。很多人不理解,没咳嗽,怎么还会得肺癌?医生反复提醒早期肺癌的4种异常,很多人都还不清楚。
那到底哪4个变化最关键?讲真,你家里有中老年人,这篇文章一定得仔细看看。
其实,咳嗽、胸闷这些常规症状,并不是“开场白”,医生接诊时早早就会问到患者,“最近有没有这些情况?”
第一,食欲明显下降,体重突然下降
很多人觉得“瘦了”是好事,特别是年纪大了怕高血糖高血压。可如果你发现近期没怎么努力减肥,吃饭胃口却越来越差,人也变得消瘦,经常一天瘦个2-3斤 ,几周内体重“刷刷掉”,那一定要警惕。医学研究显示,肺癌早期就可能影响全身代谢,导致体重无故下降 。尤其是50岁以后的人群,这个危险性更大。
第二,莫名其妙的身体乏力、疲惫感
“这级别的困倦,都快赶上熬夜三天了。”——这是很多患者的真实感受。我们平时累可能睡几小时就缓过来,可假如一段时间内早上醒来还是全身没劲,干啥都提不起精神,家里人看你也像“无精打采”,别光想着缺钙或者天热,有时候这种乏力正是机体被肿瘤“偷走营养”的表现。数据上,约有60%以上的早期肺癌患者,会有长期无明显原因的乏力感。
第三,声音嘶哑或者说话费劲
有些人突然发觉说话声变了,嗓子也没发炎,就是闷闷的、沙哑,“像感冒没好利索”,持续超过一两周。这种情况,请不要只当做普通上火。肺部肿瘤如果压迫到喉返神经,很容易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咽部感觉异常 。特别是吸烟男性,如果一直声音没恢复,真的需要尽早就医。
第四,反复低烧或身体某处莫名疼痛
你会发现自己不是“烫手的高烧”,而是体温总在37.2℃-38.5℃间 烧烧停停,人也没多大精神。肺癌早期肿瘤可能影响局部免疫反应,甚至让身体某一处总是“酸疼难受”,并不是剧痛,但就是不对劲。这时候千万别硬扛或者随便吃两粒感冒药糊弄了事。
身边不少人一说“肿瘤”,总觉得那会很严重、很明显,但事实上,早期肺癌偏偏最擅长“躲猫猫” 。你可能只是饭量小了一些、偶尔嗓子说话费劲,再累点也以为自己熬夜了。正因如此,早期发现难度极高。
曾有研究揭秘过早期肺癌误诊率高达40%左右 ,相当一部分患者都把最初的不适当做是小毛病拖过去了。比如上述食欲下降,不少人归咎于天气、肠胃不适;疲惫感则怪罪年龄大、身体差;声音沙哑大多归于嗓子发炎。这才让肺癌有机可乘,拖到无法逆转。
如果你自己或者家里老人最近反复有上述4种异常,不用慌,但真的别掉以轻心。特别是有吸烟、家族肿瘤史、空气污染暴露史的人群,更要提高度警觉。
其实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观察与健康筛查远比单纯紧张有效。结合权威指南,以下建议现实又实用。
定期体检和肺部CT筛查
对于40岁以上,特别有吸烟史 的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这个检测对发现早期微小病灶非常敏感,尤其适合有家族肿瘤史或长期接触二手烟、室内污染人群。
主动关注身体“小变化”
食欲、体重、疲惫、声音这些表面小事,经常仔细体会下。如果明显发生变化,不要等“拖到不得了”,立刻和专业医生沟通。
养成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降低肺癌风险其实很接地气。比如,戒烟限酒、每天适度锻炼、均衡饮食 ,都已被科学证实跟肺部肿瘤发病率密切相关。睡眠也要尽量保持规律。
提升空气质量,远离污染源
家里尽量不用劣质装潢材料、定期开窗通风,必要时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城市上班族可以尽量避开高污染时段出行,口罩要科学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