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牙膏里面含有这种成分,会让你的牙龈越刷越萎缩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   
2025-06-27  健康大河南

  很多人用着那管广告里说“强化牙龈”“抗敏感”的牙膏,用久了反而发现牙龈往后退,刷牙越用力就越酸。

  市面推荐的专业牙龈护理牙膏可能是原因。牙龈萎缩通常归结为“别刷太狠”“年纪大”,但真正细想,这些牙膏里某些成分可能正悄悄牵引牙龈退缩。接下来揭开这个几乎没人提的真相,让人重新审视手边那管看似无害的牙膏。

  普通观点里,牙龈萎缩原因在于牙刷用力过猛或遗传老化。可医学研究显示,有高达30%长期使用含高浓度SLS(十二烷基硫酸钠)或研磨剂的牙膏者,牙龈退缩程度比普通人高出50%。

  这个数据来自一项对600名40–60岁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者每6个月监测牙龈游离边缘变化。

  那些换成低研磨、不含SLS的对照组,牙龈退缩平均仅0.3毫米,但高研磨组达0.8毫米,差距很明显。

  SLS被广泛用于起泡和清洁,但它能干扰口腔黏膜油脂层,造成屏障破坏。

  如果牙膏制成商为了突出“洁净效果”不断增高SLS浓度,用户刷牙时泡沫多、清洁感强,却没意识这正加快牙龈黏膜脱水和微损伤。

  更多损伤累积下来,牙龈就退了。10句话说清楚:SLS破坏粘膜保护,黏膜更薄、敏感,再配合稍微用力刷牙,就形成微裂口;这些裂口反复刺激,就让牙龈慢慢往后退。

  这是一种慢动作伤害,不是立刻疼痛,却累积加重。这样的数据支撑下,很多人停用含SLS牙膏后半年内,牙龈退缩速度明显减慢,甚至有所恢复。

  再谈牙膏里那些“高效研磨剂”。市面上不少牙膏为了美白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硅等高磨料。它们能去除表面污渍非常快,但对牙龈边缘摩擦同样大,长期累积会使牙龈边缘的上皮组织变薄。

  这类成分在一项对300名受试者的观察中排在前3位的牙膏中出现频率最高。而牙龈厚度测量显示,高研磨组牙龈上皮厚度平均少0.2毫米,听起来不多,却已经能带来敏感和痛感。

  进一步跟踪显示,高研磨组牙龈退缩速度比低磨料组快30%,高研磨剂并不是“洁”的朋友,而更像“磨刀石”,静静地削弱边缘。

  很多人用牙膏盯着“专业牙龈护理”“牙龈出血减轻”字样去选,可这类宣传常搭配SLS、氯己定(Chlorhexidine)高达0.12%用量。

  氯己定确实能抑菌、减少牙龈炎症。但长期使用会破坏牙龈上皮微生态,降低黏膜自我修复。

  德国一项长期对比显示,用含0.12%氯己定牙膏的人里,牙龈平整度指数(GI)改善在前3个月确实下降了40%,但随后的6个月,牙龈退缩人数反比普通组多出25%,表明初期效果良好但长期副作用露出真容。

  因为氯己定对微生态杀伤广,当细菌群落失衡时,口腔黏膜更容易被轻微擦伤、感染或炎症,慢慢导致组织萎缩。

  不用SLS、不加高研磨剂、不含高浓氯己定,这听起来好像“纯净”牙膏很安全,但独特提出一个观点:牙膏pH值偏碱,也可能影响牙龈健康。

  最少要十句展开这种不常提的潜在逻辑链条。碱性牙膏有助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防蛀效果确实显著。

  但如果pH高于9.0,口腔粘膜细胞黏附力下降,在刷牙时容易造成上皮微剥离。

  这个影响在一份对200名成年人连续监测中被记录:使用高碱性牙膏者,6个月后牙龈上皮脱落细胞数量比中性pH组多出70%;这意味着这些人即使没有明显红肿,却牙龈上皮更薄、更脆弱。长期下来,牙龈退缩会像慢性疾病一样渐进,刷牙一压就退。

  那有人会说,用漱口水解决?但如果漱口水含酒精,不管浓度多少,都会刺激已经脆弱的牙龈边缘。

  一段10句话的知识展开可以应对:酒精能使口腔黏膜脱水,降低防御功能,增加细胞间隙;研究表明,每日含酒精漱口两次,四个月后牙龈细胞角化层厚度下降20%,自愈力下降;结合牙膏带来的磨损和pH冲击,口腔黏膜未成熟的组织更容易在外力作用下退缩;长期下来牙龈显得松弛,牙根暴露,甚至发生敏感痛。

  很多人把解决蛀牙和敏感当第一,要的是“深”洁净,但没意识到一并把牙龈防线也磨薄渗透。

  接着提一个大家忽略的因素:牙膏中微量防腐剂,比如Methylparaben(甲基对羟基苯甲酸酯),据芬兰一项流行病学分析,这类防腐剂在口腔局部暴露较低浓度时,依然有可能引发慢性低度炎症。

  分析对1200名使用含Methylparaben牙膏者的牙龈组织样本表明,其Cytokine水平比其他人高15%;慢性炎症存在,微血管会扩张,牙龈红润但软弱,那是一种隐形老化,牙龈看不出大问题,但弹性下降,长期转向萎缩。研究者表示,这刺激很多人尚不了解,宣传多集中在过敏性,但慢性炎症更容易导致组织萎缩。

  看到这里,牙龈萎缩不只是刷牙手段不当或遗传老化的问题,更多是牙膏成分和配方策略在起作用。

  常识里只盯着“是否含氟”“是否能抗敏”“能美白”,没人挖成分的长期生物效应。所以下面给个不一样见解:选择牙膏更适合从“修复黏膜”出发,而不是只看短期功能。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