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孩子说话晚可别大意,出现这些症状警惕孤独症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   
2025-04-03  健康大河南

  你家孩子说话晚,到了两三岁还只会简单蹦几个词,别人喊他名字也常常没反应,总是自己一个人玩,对新玩具、新游戏提不起兴趣,你是不是觉得孩子只是语言发育迟缓,再等等就好了?

  可别大意,这背后可能藏着大问题。

  3岁的乐乐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只会说 “爸爸”“妈妈” 这样简单的短语,偶尔模仿 “喝水吗”“吃饭饭” 这类短句,还老是翻来覆去说同一句。他对玩具的摆放顺序十分执着,要是有人不小心弄乱,立马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止。平常想要东西了,也大多用手势比划,很少主动开口表达。乐乐爸妈起初以为只是孩子说话晚,没料到,经医院专科医生专业评估,乐乐竟然是孤独症患者。

  什么是“孤独症”?

  这类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简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没办法和外界顺畅沟通。交流时,不是眼神飘忽不定,就是压根不看对方,跟人说话也很少有相应的面部表情,好像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而且,他们兴趣爱好特别狭窄,只钟情于某一两样东西,行为方式还特别刻板,总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更揪心的是,多数孤独症孩子还伴随着智力发育障碍,就像给他们的成长之路又加了一道“关卡”。

  临床表现有哪些?

  社交障碍

  就拿我们小区的明明来说,每次在小区里碰到邻居,大家热情地打招呼,他却像没听见一样,眼睛根本不看对方,径直走开。在幼儿园集体活动时,老师组织大家手拉手做游戏,明明却总是躲开其他小朋友的手,自己站在一旁,对这种社交互动完全不感兴趣,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语言交流异常

  有的孤独症孩子,可能像乐乐一样,说话很晚,好不容易开口了,也只是简单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比如,妈妈问 “你今天吃了什么呀?” 孩子可能只会机械地重复 “你今天吃了什么呀?” 还有些孩子,即便会说话,也很少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更多时候依赖手势、哭闹来让大人猜测他们的心思。

  兴趣狭窄与刻板行为

  邻居家的小辉对旋转的物品痴迷到了极点,只要看到能转的东西,像风扇、车轮、陀螺,就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看就是好久,别的玩具、游戏都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而且,他每天上下楼梯,必须要按照固定的步数和节奏走,要是被人打断或者被迫改变,就会情绪崩溃,哭闹个不停。

  要是你家孩子出现类似行为,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患有孤独症,最好及时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检查评估。

  中医怎么看待孤独症?

  中医认为,孤独症根源大多和 “心、肝、脾、肾” 等脏腑功能失调脱不了关系。中医讲究身体的气血要通畅、阴阳得平衡,就好比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各个零件都得协调工作。一旦这些脏腑功能出了问题,孩子的身体和行为就会受到影响,表现出孤独症的症状。

  在治疗上,中医主要遵循调治心肝脾肾、醒脑开窍这个大原则,辨证口服中药、中成药,施以针刺、推拿、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治疗,就像给身体的 “小开关” 做调试,让身体的各项机能恢复正常。也可给予物理因子治疗等。不过,中医治疗孤独症可不是单打独斗,还得配合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孤独症:

  早期发现、科学干预、未来可期

  虽说目前孤独症还没办法完全 “治愈”,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没有希望了。只要发现得早,进行科学干预,再加上家庭给予满满的支持,很多孤独症孩子成年后是能独立生活的,甚至在某些领域还能大放异彩。

  因此,早期干预对孤独症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就像在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孤独症的迹象,别犹豫,赶紧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支持也不可或缺,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爱,陪他们一起成长。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多一些理解和接纳,为孤独症孩子创造一个更包容、友好的环境,让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