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的正确急救方法是什么?涂抹牙膏反而可能加重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烫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对于活泼好动且对危险认知不足的儿童而言,发生烫伤的风险更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烫伤就医的儿童数量数以万计,烫伤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严重时还可能对其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掌握正确的烫伤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其中 “流动冷水冲 15 分钟,别抹牙膏” 这一要点,堪称烫伤急救的关键原则。
烫伤通常是由于皮肤接触高温物体、高温液体或火焰等导致的。根据烫伤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一度烫伤、二度烫伤和三度烫伤。一度烫伤表现为皮肤发红、疼痛,无水疱;二度烫伤会出现水疱,疼痛剧烈;三度烫伤则最为严重,皮肤会呈现苍白或焦黑色,感觉迟钝甚至消失。无论烫伤程度如何,在烫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急救,都能有效减轻烫伤的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流动冷水冲洗是烫伤急救的首要且关键步骤。当烫伤发生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 15 分钟左右,这一做法有着重要的科学依据。首先,流动的冷水能够迅速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皮肤温度,从而减轻高温对皮肤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皮肤在接触高温后,热量会在皮肤内持续传导,如果不及时散热,就会像在火上持续炙烤一样,导致烫伤范围扩大、程度加深。而流动的冷水就如同给烫伤部位安装了一个 “散热泵”,能够快速将热量带走,阻止热量进一步渗透到深层组织。
其次,冷水冲洗还能缓解疼痛。烫伤带来的疼痛主要是由于高温刺激了皮肤中的痛觉神经末梢。通过冷水冲洗,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对于孩子来说,减轻疼痛能够让他们在受伤后保持相对平静,避免因过度哭闹而加重身体负担。
在进行流动冷水冲洗时,也有一些操作要点需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一般以 15 - 20 摄氏度为宜,过低的水温可能会导致局部冻伤,加重伤害。水流要适中,既不能过急以免冲击伤口造成二次损伤,也不能过缓而无法有效带走热量。冲洗时要确保烫伤部位完全浸泡在水流中,包括伤口周围至少 5 厘米的正常皮肤区域。例如,如果孩子的手部被烫伤,应将整个手部,包括手腕部分,都放在流动的冷水中冲洗。
与流动冷水冲洗这一正确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民间存在一些错误的烫伤急救方法,其中涂抹牙膏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很多人认为,牙膏具有清凉的感觉,涂抹在烫伤部位能够缓解疼痛,而且看起来似乎能够保护伤口。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存在诸多危害。
首先,牙膏并不能减轻烫伤的损伤程度。它无法像流动冷水那样带走热量,反而会阻碍热量的散发,使烫伤部位的温度持续处于较高状态,加重皮肤组织的损伤。其次,牙膏涂抹在伤口上,会形成一层不透气的膜,不利于伤口分泌物的排出,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的风险。一旦伤口发生感染,不仅会延长愈合时间,还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后留下疤痕。此外,牙膏中的成分复杂,有些可能会对伤口产生刺激,引起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孩子的痛苦。
除了涂抹牙膏,还有一些其他错误的做法,如涂抹酱油、醋、香油等。这些物质同样无法有效散热,而且容易污染伤口,增加感染几率。例如,酱油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微生物,涂抹在伤口上可能会导致伤口脱水,同时微生物也会在伤口处大量繁殖,引发感染。
在完成流动冷水冲洗 15 分钟后,应根据烫伤的程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果是一度烫伤,冲洗后可让伤口自然风干,涂抹适量的烫伤膏即可;如果是二度烫伤,在冲洗后不要自行挑破水疱,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摩擦,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处理;对于三度烫伤,情况最为危急,冲洗后同样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总之,烫伤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伤者减轻痛苦,降低伤害。流动冷水冲 15 分钟是烫伤急救的黄金法则,而像抹牙膏这类错误做法则应坚决摒弃。家长们以及社会大众都应加强对烫伤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让更多的人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以便在面对烫伤事故时能够冷静应对,为伤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机,最大程度地减少烫伤带来的危害。
身边有人因错误的烫伤急救方法而加重伤情吗?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具体情况,咱们一起强化对正确急救方法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