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但这几种情况千万不能留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   
2025-03-28  健康大河南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常常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被智齿问题所烦恼,也因此纠结于智齿到底该不该拔。事实上,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但当出现以下 3 种情况时,智齿留着无疑是个祸害,及时拔除才是明智之举。

  智齿反复发炎

  智齿由于萌出位置靠后,清洁难度较大,食物残渣极易在智齿周围堆积。再加上智齿萌出时往往空间不足,容易导致牙龈瓣覆盖在智齿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盲袋,为细菌滋生提供了理想环境。当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过度劳累时,这些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智齿冠周炎,导致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还会伴有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例如,小李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智齿萌出后,食物残渣经常嵌塞在智齿周围。一次出差途中,他因连续熬夜工作,身体疲劳,智齿突然发炎。牙龈肿痛得厉害,他连张嘴吃饭都成了难题,工作也受到严重影响。回到家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拔除了反复发炎的智齿,此后再也没有受到智齿发炎的折磨。

  智齿反复发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导致牙龈组织纤维化,使炎症更难消退,甚至增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间隙感染,炎症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等,危及生命健康。因此,对于反复发炎的智齿,应在炎症消退后尽快拔除,以绝后患。

  智齿导致邻牙病变

  智齿萌出的位置常常不够理想,可能会出现倾斜、阻生等情况。当智齿倾斜生长时,会与相邻的第二磨牙形成一个不易清洁的夹角,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此处积聚,导致第二磨牙发生龋齿。随着时间的推移,龋齿会逐渐发展,侵蚀牙齿内部结构,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使患者遭受剧烈疼痛。而且,智齿的持续挤压还可能导致邻牙牙根吸收,使邻牙松动、移位,破坏整个牙列的稳定性。

  以小王为例,他的智齿呈水平阻生状态,顶着第二磨牙生长。起初,他并未在意,只是偶尔感觉牙齿有些不适。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第二磨牙出现了一个黑洞,吃冷热食物时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他,正是智齿的阻生导致第二磨牙发生了严重龋齿,且牙根已经开始吸收。由于第二磨牙受损严重,最终不得不和智齿一起拔除。这不仅给小王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花费了高额的治疗费用。所以,当智齿对邻牙造成损害时,为了保护邻牙的健康,应及时拔除智齿。

  智齿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正常情况下,人的颞下颌关节在开口、闭口时能够顺畅运动。然而,当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尤其是阻生智齿,可能会影响下颌骨的正常运动轨迹,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会出现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在张口、闭口时关节会发出弹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张口受限,影响正常的咀嚼和说话功能。长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还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进一步加重病情。

  例如,小张的智齿萌出后,他总感觉张嘴时右侧脸颊部位有 “咯噔” 的响声,而且吃东西时关节处疼痛。经过医生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因正是智齿阻生。在拔除智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小张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疼痛和弹响症状也消失了。对于因智齿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拔除智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去除智齿这一干扰因素,有助于恢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智齿虽小,但当出现反复发炎、导致邻牙病变或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这 3 种情况时,留着它只会给身体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危害。一旦发现智齿存在上述问题,应及时咨询口腔医生,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拔除,以维护口腔健康,享受正常的生活。


[责任编辑: 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