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健康热文 > 正文

【往期回顾】医生该不该救一个没钱治病的人?

发布时间:2020-10-27  来源:   
2020-10-27  健康大河南

  我是一个烧伤科的医生,十几年从医经历,看过几万个来自天南地北的伤病员,其中也不乏比较贫穷的人,有的甚至于是带着锅碗瓢盆过来看病的。

  我的老师曾经说:“烧伤病人大多是穷人,没什么钱,因为有钱人一般不会受伤。所以烧伤科医生必须有一颗善心,才能做好。”

  但有时遇到太穷的病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下面说说我经历过的几个真实故事:

  01

  没钱给女儿治病的母亲

  有一天门诊,来了一对母女。孩子伤的挺重的。

  母亲开口就问大概需要多少钱?

  我意识到她可能真的比较困难,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很少直接谈论钱的。所以开了最便宜的基本药膏,挂号+包扎+配药,大概总共需要85元出头吧。包括当天换药一次,自己带药回去足够换3次。和母亲交代了一下孩子伤的比较重,最好还是过来门诊换药。

  母亲说:“我知道了。今天带回去的药先不配了,明天我去地铁上把钱要到了,再来买行吗?”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们。

  以前一直觉得路上要饭的都是骗人的。那天以后,路上再遇到乞讨的人,我就会想起这个故事。

  02

  不能维权的受害者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在急诊出诊。

  凌晨,天还没亮,来了一个烫的挺严重的中老年妇女。这个点平时很少有急诊,就算有,也是因为刚睡醒,不清醒的情况下,做早饭烫的,都是起早贪黑的苦命人。

  那位女病人只带了30块钱,包扎纱布的钱都不够,她说她是给别人家做保姆的,自己不小心烫着了。

  我当时安慰她说:“别担心,按照法律,这个应该是雇主出你的医药费。”她说:“医生啊,这个我知道,但是我这样做的话,工作就没了啊。”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无言以对。

  有理不能说,有权不能维。

  我同情她,可是转念想想自己,值了一天一夜的班,第二天还要上手术,连续工作30小时以上。即使这样,我依然需要这份工作。

  深夜的病房,安静的可怕

  一般来说,遇到没有钱治病的人,医生都是能照顾就照顾。

  出于道德法理,归于恻隐之情。

  医者父母心,医院以治病救人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大部分人也不会为了逃费故意装没钱。

  可是遇到严重烧伤的病人,挽救起来可能需要好几百万的医药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03

  妻子、女儿同时重伤的丈夫

  2013年,我救治了两位来自宁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我的祖籍是宁波,所以也觉得格外亲切。

  伤员是一对母女,因为楼道内的电瓶车充电时短路,引发了大火。母女俩伤的非常重,母亲的烧伤面积达到全身的90%,女儿9岁,也烧了80%,同时还伴有呼吸道的吸入性损伤。这属于病情最危重的一类烧伤。

  一家三口只有男主人是轻度烧伤,他是一名教师,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

  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在花销上几乎就是在用碎纸机碎钱。特别是刚受伤以后的十几天里,没有经济上的巨大投入,是很难保证生命安全的。光是输血就需要大概100个人献出的血量。

  即使采用最经济的治疗方法,一位病人一天也要花费几千元。更别说这个家庭有两位重伤员,沉重的医药费负担和人力负担就足够压垮这位老师了。

  我能做的除了尽力医治她们以外,还接受了当地宁波电视台的采访,呼吁社会各界出手相助。

  我也是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浙江很多热心的企业主纷纷慷慨解囊——鄞州烧伤母女基本脱离危险, 钱峰雷单笔捐款100万。”

  最后,靠着浙江当地一些热心企业家的捐助,母女俩终于顺利康复出院了。

  这是受伤的宁波小姑娘在康复后,在病房里接受抗疤治疗

  04

  身无分文的无名氏

  上面这个故事,那个负责的丈夫操持奔波, 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加上家里有点积蓄,至少可以顺利住院治疗。

  但有时候真就会遇到极端情况,患者一分钱没有。

  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遇到过一次这样的不幸。

  2007年夏天,一个超强台风登陆的风雨之夜,急诊送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是前几天从西北只身一人来到上海的,当时整个人都不省人事了,伤的非常重。

  后来打听下来,说是为了见网友来的上海,人生地不熟,网友也失联了。身上只有一把螺丝刀。好几天没吃东西,太饿了,就想去偷高压电线卖点钱。

  但是台风天,又没有保护措施,结果就被10万伏的高压电击伤了,倒在地上一时半会也没有人路过。被台风吹打了几个小时才被巡逻的联防队员发现,送了过来。

  当时的场景真是凄惨异常,外面电闪雷鸣,12级的大风雨,一块黑色的“焦炭”,被从雨幕中推了进来。

  即使看惯了烧伤病人的我们,也不禁为之一震。

  这个年轻人伤的很重,我们赶紧帮他清创,挂上液体,他瘦的皮包骨头,但是看得出来,以前很健壮。他饿的不行,又很渴。但是受了重伤以后,是不能吃东西和喝水的。只能用点生理盐水润润喉。

  急救完以后,就要面对住院问题了。因为身份证件和衣服都被电打焦了,人也面目全非,无法识别身份,也没有人能签字,只能暂时叫他“无名氏”。

  没有亲属,交不了住院费,无法住院治疗。好在当时科里的急诊室比较宽敞,就在急诊住下了。

  命是暂时保住了,但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他怎么吃饭?总不能饿死在医院里吧。用什么换药?医院有成本核算,医生如果用了敷料不计价,是算盗窃国有资产的。

  见死不能不救啊,大家就是打饭的时候多打一口,给他吃;有库存多下来剩余的药品敷料,给他用上;换药费是我们医生唯一可以免去的费用,都是值班医生义务给换的。

  静脉滴的是尘封多年的上古抗生素——庆大霉素,8毛钱一瓶,大家就掏点钱给他垫上了,这也是我职业生涯至今,唯一一次见到静滴庆大霉素的。

  危重病人不能光靠换药治疗,必须手术啊。时间久了,焦痂下都长蛆了。怎么办呢?

  创面长蛆示意图

  这种程度的烧伤,一般来说,就算花200万,也不一定能换回一条命。

  不过这个小伙子还是运气好,一是年纪轻火力壮,二是农村饮食无污染,三是遇到了我当时的导师,正好是院领导。

  在联系到他父亲以后,毅然决定0费用把他收治入院。他父亲也不愿意来,主要还是因为没有钱。

  可以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基本都体现在他身上了。

  经过之后3个多月的治疗,这个年轻人奇迹般地康复出院了,家里人也同意来接他。

  他父亲到医院的时候,身上只带了1000元,还要买两个人回去的车票。这种情况下,医院只能签一个还款协议,最后能不能还上,就不知道了。

  感人的故事毕竟是少数,现实比想象的要残酷很多,大部分没有钱治病的重病人,其实结局都是很让人伤感的。

  好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

  一个原因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普及,让普通人在遇到意外伤病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伤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关注。

  比如前不久,一个在杭州出席婚礼晚宴时,被热汤意外烫伤的1岁幼儿。

  父母通过社群,辗转了几个朋友,联系了我。2小时车程转到了我院,120直接把孩子送到病房里。

  由于处理的比较及时,避免了创面的恶化,也减少了留疤的可能。虽然这个家庭没有经济上的问题,但是正确的处理伤口也省去了不少后期抗疤的高额费用,同时减轻了孩子的痛苦,住院7天左右大部分创面就已经愈合了。

  包扎完毕的小伤员,还是很健壮的

  信息技术的进步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使我们可能素不相识,我依然能有机会和您分享我的故事。也希望网络里能多一点正能量,少一点无病呻吟,少一点哗众取宠, 多一点对平凡生活的实际帮助。


[责任编辑: 赵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