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骨科对话 > 正文

【献礼建党百年·百期骨科对话】李继忠:如何拯救老年人的“致命骨折”?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 健康大河南   
2021-10-28  健康大河南

  前言: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献礼建党百年,促进国民健康素养提升,助力健康中国,特推出【献礼建党百年 百期骨科对话】系列科普节目,为百姓传达骨科健康知识。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的嘉宾是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黄河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李继忠。

  本期要点:

  问题一:李主任您好,如今,高龄髋部骨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老龄化社会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13.50%),远超老龄化社会标准。河南省深度老龄化地级市有8个,伴随老龄化而来的是老年人社交受限、独居、亲情缺乏、医疗看护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其中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和家庭最突出的问题。老年人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典型代表。其高风险、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考验着家属和医生。尤其是高龄髋部骨折(大于80岁),赡养、医疗技术、救治成本、生活看护以及各种复杂并发的危险因素,影响着治疗结果和生命安全,对家属和医生都是挑战。

  问题二:那么,高龄髋部骨折都包括哪些部位的骨折?它有哪些特点?

  高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髋臼骨折,较青壮年骨折有其特殊性。

  1、 多为跌倒致伤,外力轻微。

  2、 合并骨质疏松,治疗存在难度。

  3、 全身器官功能下降,室外活动能力下降。

  4、 并发疾病多,并发症多。

  5、 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问题三:我们知道,无论什么疾病都要根据患者需求来进行治疗,高龄老人的生活需求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吗?这对治疗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高龄老人的生活需求

  1、 生活有质量,包含:饮食习惯、适度的活动、生活必需品保障。

  2、 生存有尊严,包含:自我且不借外力的生活,力所能及的工作习惯,社保养老的保障。

  3、 情感有寄托,包含:家属亲情关爱,伴侣的相互照顾,对家庭责任感。

  总而言之,高龄老人已过了为生活生存打拼的年龄,处于颐养天年的状态,其骨折求医的目的不在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在于恢复伤前的生活状态。

  问题四:我们了解到,由于医患双方的认知偏差,导致治疗效果未能达到家属的预期。李主任,您怎样看待这样的情况?

  病人入院时,医生询问病史,家属回答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平时很健康。再问有无疾病史,回答的是:心脏有问题,或高血压多少年、糖尿病多少年等等。此类自相矛盾的回答比比皆是,认知上的偏差往往导致过高的治疗期望。古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高龄病人,风烛残年,身体状况、并发疾病、创伤影响、手术麻醉耐受、并发疾病随时加重、身体器官功能随时衰竭,再加上非医疗因素,如:家属的认知偏差、过高的治疗期望等,都会成为医生随时面对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医疗体系又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病情及变化,如手术医生应对心、脑、肺等疾病专业认识不足、专科会诊的时效、病情观察处理的专业性等诸多因素,都会成为诊疗效果不佳时医生担责的原因,也是医生治疗过程中相对保守的原因之一。

  我们遇到一名103岁老人,当对几个子女介绍治疗方案时,子女们态度非常一致:我们信任医生,任何风险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想老人受罪。我门当时也清楚:他们或许不知道风险在哪里的,但他们知道最差的结果是什么,他们相信医生会努力。就是这份信任,逼着我们几次更改治疗方案,最后采取关节置换手术。当病人顺利出院时,我们医院院长亲自给老人献花。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医患相互信任、理性面对风险的结果。因此大而广之,医患关系只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惟信任不可辜负,也是我们医生前进的动力!

  问题五:李主任,高龄髋部骨折的治疗起来难吗?对医生来说有怎样的挑战?

  这是一个多病种、跨专业、全面考量的过程。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主管医生承担的压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到的。因此,提升信心和综合业务能力对医生来说尤其重要。十多年以来,我们针对此类病人,进行了一些探索,从分析各项检查结果到确认高危及次高危指标,从院内多学科会诊到成立项目团队,逐步探索出一条比较符合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际的道路。通过一例例病人的诊治成功,也提升了医生的信心。同时,通过多学科专业评估和风险告知,也提升了病人及家属对风险的认知,获得彼此的信任。

  问题六:前面我们也谈到了高龄患者的治疗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医生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手术,对高龄老人来说,治疗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与青壮年常规手术相比,手术医生关注的重点偏向于安全性,对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矛盾,有人会认为,我骨折了,你把手术做好就行了。这种想法也不能算错,只是治疗的对象错了,这与本类型骨折病人的特点有关。青壮年骨折治疗的预期在于恢复功能,高龄骨折治疗的预期在于恢复伤前的生活状态。调整治疗标准,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是实施此类手术的原则。如何保障手术安全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问题七:我们知道,给高龄老人做手术难度和危险系数都是非常高的,那我们如何保障手术或治疗的安全呢?

  我们医疗系统有相当多的规章、规范和规定,指导医生开展工作。外科手术有适应症、禁忌症、操作规范,内科有诊治流程,高龄髋部骨折,涉及多个学科,仅从一般原则分析,大多有禁忌存在,尤其是相对禁忌存在。高龄疑难病例,院内会诊,涉及心内、神内、呼吸、胸外、肾内、消化、老年病科、麻醉科、ICU等专业,会诊结论下来,十有八九可能手术方案实施不了,主要是相对禁忌症的评判认识不同。会诊过程中,针对一个问题甚至会吵起来,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高级知识分子往往是温文尔雅,能让他们失态,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一方面是病人的现实需求,一方面是太多的风险,尤其还有太多的未知风险。因此,基础疾病的治疗、生理指标的调整、及时监测和评估、各种并发症的预判和预案,各项支持保障措施,降低手术风险是重中之重。我们参照多学科协商机制,组建项目团队,筛查危险因素,针对性干预。几年下来,未有出现致死性并发症出现,有效的保证了手术安全。

  问题八:高龄髋部骨折怎样进行治疗?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高龄髋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原则已经谈了很多,如何实施、如何降低风险,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治疗团队的组成尤其重要。治疗方案的实施包含的两个方面:1、基础疾病的治疗,重点是全面检查、确诊、评估风险、支持治疗、围手术期处理等。2、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风险系数过高,如:心衰、呼衰等病例,手术绝对禁忌症明确,则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则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伤前能自己行走,且精神状态良好。2、伤前短期内(1个月以上)无基础疾病复发。3、基础病治疗规范。4、生化指标无达到危急值程度。手术方案主要为空心钉、钢板螺钉、PFNA或关节置换。术中重点观察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术后ICU留观,基础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尽可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防御性医疗概念,也是新时期医务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自我保护行为。医疗纠纷主要原因在于医疗知识不对等、患方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缺陷、过高的治疗期望、更多的未知或不可控的风险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当然也存在医生操作失误。医疗过程是生命和健康托付的过程,这种行为是不能用服务行为来涵盖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保障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正是对这一认知的诠释,也证明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值得信任的。

  问题九:李主任,在节目的最后,您还有什么想对观众朋友们说的吗?

  高龄病人的治疗,不限于骨折病例,涉及的医疗、经济和法律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对病人家属、医生都是考验,相互信任,良好的沟通,提高风险认知,给予对方信心才能更好的实施系统、规范的治疗。

  结语:通过李主任的讲解,相信大家对高龄髋部骨折有了一定了解,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更好地治疗效果。

  嘉宾介绍:

  李继忠,骨科主任医师 黄河中心医院骨科主任 现任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黄委会创新成果奖一、二等奖各一项,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专业方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足踝外科。


[责任编辑: 方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