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肿瘤对话 > 正文

【健康科普访谈】告别结石,拥抱健康。专访李军主任:疼起来要命的泌尿结石,专家来支招!

发布时间:2023-12-02  来源:   
2023-12-02  健康大河南

  主持人前言:腰疼,几乎人人都经历过。但有一种腰疼可以让人疼到呕吐、疼到冒汗,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医学四大疼痛之一”。

  这类腰疼,往往是泌尿结石引起的。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泌尿结石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发病时的疼痛让患者闻“石”丧胆,痛不欲生。

  如何防治结石,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每一位泌尿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今天,我们邀请到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李军 做客演播室,为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体会。欢迎他的到来!

  主持人:李主任好,先和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嘉宾:观众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节目提纲

  问题一:前言中我们说到,近年来,泌尿结石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高发病,您认为泌尿结石的高发,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泌尿系结石的确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最新的调查显示,17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有肾结石。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高温环境、饮食习惯和职业等等。这样说可能听着比较枯燥。举两个例子吧!从性别上说在多数国家中,尿路结石都是男性多于女性,一般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3:1。从职业上说,外科医生就比内科医生的发病率高,因为他们经常长时间手术、不喝水、饮食作息不规律,这些职业习惯就会增高结石的发病率。

  问题二:我们知道,疾病来临前,身体往往会有一些症状表现,那如果泌尿系统出现结石,往往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同类的患者如何及时发现、尽早就医呢?

  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血尿。疼痛最典型的就是肾绞痛,痛起来是很剧烈的。甚至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疼得满地打滚。真的是痛过一次,终身难忘!血尿也比较多见,往往是活动后出现或加重的。血尿的多少与结石对尿路黏膜损伤程度有关。但没有血尿也有可能是结石把尿路堵死了,因此也不应该认为没有血尿就事儿不大。还有些人恶心、呕吐,就以为是急性胃肠炎到消化科就诊,经过有经验的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才确诊是泌尿系结石。如果出现了剧烈的腰背痛、活动后血尿、恶心呕吐,同时自己敲后背相当于肾的位置疼痛加重的话,就要想到泌尿系结石的可能,及时就医。

  问题三:很多人查出泌尿结石后,因为不觉得痛,也就不把其放在心上;还有人认为结石疼过以后自己就排出了。李主任,这些想法正确吗?泌尿结石如何不及时治疗,会有哪些危害呢?

  其实不痛的结石更可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痛的结石容易被忽视!如果结石还在堵着尿路的话就会比较危险,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导致肾积水逐渐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脏变成大水囊失去功能,不得不切除肾脏。

  结石疼过以后可不一定就自己能排出来,因此我看门诊会反复跟病人强调,一定要复查!一定要复查!一定要复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不要用是否疼痛来判断结石有没有排出来。如果不痛就不复查,延误治疗的话可能小问题变成大麻烦!遗憾的是,我们在临床上见了很多这种情况。结石导致输尿管息肉、输尿管狭窄、肾积水、肾积脓,处理起来很棘手,花钱多还受罪。

  问题四:直播间也有网友在问,泌尿结石是不是由于喝水少了呢?李主任,结石的出现,大多和哪些原因有关呢?

  喝水少的确是泌尿系结石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在门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多喝水!结石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高温环境、饮食习惯和职业等等。我觉得大家最需要关注的是养成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其他的原因每个人差异是很大,还是建议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为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五:那如果患者出现您刚刚提到的这些症状,怀疑是泌尿结石,需要去哪个科室?做哪些检查才能快速确诊呢?

  如果怀疑是泌尿系结石,需要到泌尿外科就诊。一般情况下,专科医生会仔细询问病情,再做身体检查。如果他也怀疑是结石的话,就会建议做彩超和尿液检查,这是泌尿系结石最常用的快速确诊方法。当然有些结石可能彩超看不清楚,医生会建议做个CT。在我们专科医生的指南里,CT是肾绞痛的首选检查方法。

  问题六:一旦确诊,很多人非常关心的,就是如何治疗,那么李主任,泌尿系结石该如何治疗?患者如何根据结石的大小,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呢?

  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技术近些年发展的很迅速。目前90%以上的泌尿系结石可以不再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一些复杂难治的肾结石也可以通过微创技术治疗。结石的大小对于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输尿管结石为例。一般<5mm的输尿管结石、表面光滑,可采用药物排石治疗。<10mm的输尿管结石首选体外碎石治疗。>10mm的输尿管结石可选择微创手术或者体外碎石治疗。但大小不是唯一的选择依据。举个例子,除了结石的大小,输尿管是否宽敞也很重要。有的人输尿管像高速公路,10mm的结石也能排出来;但有的人输尿管像羊肠小道,3mm的结石也排出困难。所以,需要结合病人的情况综合评估,才能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问题七: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刀,是每个病人的诉求,也是每位医师的追求。那么为了实现这个追求,您和您的团队做出了哪些努力?又会给病人带来哪些获益呢?

  是这样的!作为一名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服务病人这个初衷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团队紧跟结石治疗的最新技术的同时,也始终不忘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能体外碎石就不做微创,能做简单微创就不做复杂手术。我们团队一直坚持把简单的手术标准化、复杂的手术简单化,并把微创技术普及到基层,让老百姓不出县乡就能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同质化技术,惠及了更多的老百姓!

  问题八:有人说,每一个优秀的医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终身吃苦、终生学习,与时俱进,您是怎么看待一个医师终身吃苦、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这些特点的?在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医师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职业,特别是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新技术发展也很快,想优秀不学习真的不行。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首先要想一想只要是新技术就一定好吗?这是个认知判断难题。医学的发展和很多行业都差不多,有些技术是主流有未来,有些技术仅仅是探索或过渡阶段,这就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结合自己医院的特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认定了要学习一门新技术,我的理念就是要尽早学,找业内最顶尖的专家请教,稳步开展,把解决周边就医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首位,困难有但只要方向不错一般都可以克服。还有一点,学习新技术就要经常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经常不能照顾家庭,特别是对孩子的陪伴太少,这也是我感觉比较亏欠家庭的地方。好在家人比较支持,这个困难也能克服。

  问题九:据了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重要方法,也被誉为“尿石症治疗上的革命”。那么李主任,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安全性如何?适用于哪些患者呢?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确是可以说是泌尿系结石治疗上的革命。只要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体外碎石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我们的教科书上写直径≤2cm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都可以做体外碎石。但大小不是唯一选择依据,还要结合病人的自身情况来决定。比如,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病人就不建议不停药直接体外碎石,有出血风险。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病人也不建议体外碎石,有加重感染的风险。

  问题十:那么结石患者手术以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护理上,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结石患者手术以后,要注意预防结石复发的。研究发现,结石的5年复发率可达50%,看到这个数字就应该理解结石预防的重要性了。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护理上,我们还是要注意很多问题的。比如多喝水,喝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排出来的尿无色或者淡黄色,一般每天要喝2.5-3升水。其次,就是要健康饮食,比如烧烤、啤酒、动物内脏要尽量少吃点。还有很多问题要注意,要看结石的成分来定。常见的结石成分有6种,注意的方向也不一样,有些甚至是相反的建议,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问题十一:治病救人,总是有不确定性,所以有了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念,在您从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患者?他有什么曲折的经历?我们又通过哪些方法,解决了患者的问题?

  有一位患者我印象比较深。他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输尿管结石不大,但应该是拖得时间比较长了,肾积水很重。他跑了很多医院,有的医院建议他切肾,有的医院建议他取石。他托熟人来找我看,我就实话实说地告诉他,他的问题拖得时间太长了,肾功能受损也比较重,输尿管结石看着不大却堵的很严实,局部有可能合并输尿管狭窄,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他毕竟年轻,还是想保肾。我就给他做了经皮肾镜手术,腰上打个小洞很顺利就把石头取出来了,但遗憾的是术中发现了输尿管狭窄。我结合最新专家共识意见,放了肾造瘘管,建议他休息1个月再来处理输尿管狭窄。1个月后肾造瘘管每天引流尿液有500ml,保肾还可以考虑。我就帮他做了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开肾盂瓣补片修补术。术后输尿管通畅了,肾积水才消了。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小问题拖成了大麻烦。

  问题十二:医生之所以被医学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所吸引,有人说,是因为迷恋妙手回春的那一刻,那一刻,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一刻,是一种什么感受?您对您从事的专业,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医生的确是比较有成就感的职业。看到病人恢复得很好,那种自我实现的感觉还是很享受的!虽然现在的医疗环境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时间越长对专业越爱的深沉。做了医生,苦呀累呀甚至是不被理解,我都不后悔!

  问题十三:我们知道,一个医学生的培养道路是漫长的,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两年规培,甚至还会更长,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成为每位医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您认为,青年医师应该打好哪些基础,可以更好、更快的融入临床呢?

  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我们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青年医师。我作为过来人,可以给青年医师说几句。第一,要有爱心。没有爱心,眼里只有技术,是成不了技术高超的医生的。有了爱心,才能有毅力度过技术学习的难关,并发至内心地改良技术的每一个细节,使自己技艺精湛。第二,要尊重师长。医学还是一门经验科学,很多东西是长时间耳濡目染习得的。老师们工作时间长,经验更丰富,要有谦卑的学习心态。病人也是最好的老师,要多关心、多沟通,他们以身说法,会让你受益终身。第三,要带着问题学习。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在教室里死读书多少遍都记不住,遇到一个病人,结合书本分析,就会记忆深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我觉得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临床。

  问题十四:从事泌尿外科,帮助有泌尿疾病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看到他们展露笑颜,一定是最开心的事情,那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泌尿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什么素质与技能?又该付出哪些努力呢?

  首先泌尿外科医生是医生,医生就要有过硬的诊治能力。诊治决策很重要,它相当于战略。你不要说我的微创技术很高,技术再高也是战术。战术的忙碌并不能弥补战略的不足!其次泌尿外科医生是外科医生,外科医生的动手能力必须过硬,这需要长期刻苦的练习。比如腹腔镜技术,我们作为大学附属医院,腹腔镜训练中心设备齐全。我鼓励年轻医生多去多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最后泌尿外科医生要掌握泌尿外科的专科特点,学会咱们的绝活。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嘛!

  问题十五:每一位外科医生都追求像机器一样精准完美,想要成为高手,就要心甘情愿接受千锤百炼。那您认为,医生做手术时,如何做才能接近完美?您最长的一次手术磨砺了多长时间?

  的确像您说的那样,外科医生一生都在追求把手术做到完美。首先,意识上对自我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完成手术,还要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技术,通过复习自己的手术录像等来不断打磨细节;其次,方法学上,不断完善,打好基础,循序渐进,逐渐自我提升,基于扎实的手术基本功,技艺上求难求快阶段过后更要追求艺术性表达,要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学习新技术也有一个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最长的一次手术是我8年前做的第一台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做了6个小时,术后病人恢复的很好,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其实在那之前,我已经准备了2年时间,对每一个技术要点和难点都反复研习。有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都在做膀胱全切。医生面对的是病人,我们必须准备充分了才能去做新手术,至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问题十六:有人说,作为医生,可能会有迷茫彷徨的时候,但却始终会在医学路上精雕细琢,一步步传承“医匠精神”,李主任,您来给大家讲一讲您理解的“医匠精神”吧!泌尿结石的诊疗,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呢?

  匠人精神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我理解的“医匠精神”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处理好每一次技术细节,沟通好每一个环节,让技术有精度、有高度、有温度,并且寻找突破点不断创新,扩展知识的边界。泌尿系结石的诊疗,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越来越微创,越来越重视预防和病因诊断,从单纯治病向大健康的理念转变。“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这也是我们在这里做科普的意义所在。

  主持人结语:好的,非常感谢李主任的精彩分享,通过他的讲解,我们看到了一名医师对于医学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他用医生这份职业装点人生,用责任与担当守护患者健康。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告别结石,拥抱健康”!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孟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