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手机版
当前位置: 健康大河南 > 肿瘤对话 > 正文

【名医对话】对话孙晓:肺癌来临并非静悄悄 关注身体变化积极治疗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3-11-24  来源:   
2023-11-24  健康大河南

  健康大河南讯: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变,可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临床症状多隐匿,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和消瘦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那肺癌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又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此,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南阳市中心医院肺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孙晓做客演播室,和我们大家讲讲肺癌的相关知识。

 

  首先欢迎孙主任的到来,您先和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嘉宾:

  问题一:在节目的最开始,您先和我们大家讲讲肺癌到底是什么吧,发病率是什么样的?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对人体安全和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发病率在男性中居第一位,女性居第二位。在整个人群中发病率为51/10万左右。属于高发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和长寿预期。

  1、女性不抽烟得肺癌,肺癌的危险因素?

  在我们的认知中,肺癌好像是男性的专利,特别是长期抽烟的男性。其实这些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肺癌患者。好多在抱怨,为什么不抽烟也会得这种病,不理解,感到很郁闷。其实任何一个肿瘤的发生,都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方面,遗传因素和基因状态可能是女性肺癌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如我们临床上经常发现女性肺癌病理类型多以腺癌为主,且多为EGFR基因突变为主,和男性患者病理类型和基因表型明显不同。当然,一些外因如油烟、空气污染、二手烟,长期接受有毒有害化学、放射性物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均是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

  问题二:肺癌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其治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都应该从自身的哪些变化里,发现早期肺癌呢?

  早期肺癌患者,症状通常不明显,多是通过体检或其他疾病常规检查室发现。一少部分会出现咳嗽、胸闷、低热、痰中带血、咯血、不明原因的消瘦、疲乏、厌食、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如有以上类似症状,及时就诊。

  早期患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治愈率和存活率可达70-80%,若发现为中晚期患者、治愈和生存率会明显下降。这也提示了及时进行胸部体检的重要性,特别对于高危人群。

  问题三:我们都知道,肺癌是有相关的高危人群的,那肺癌的高危人群都有哪些呢?

  (1)长期吸烟者,每天>20支者,长期吸入二手烟者,发病率是正常的4倍以上。

  (2)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特发性肺纤维化、尘肺等患者。

  (3)中老年人,大于55岁以上的人群,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70-80岁时达到最高峰。

  (4)空气污染:燃料燃烧和烹饪产生的室内污染,以及工业废气、汽车废气等室外污染。

  (5)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的人群。

  (6)遗传与基因:家族聚集发病、遗传易感性、基因突变状态,都是诱发因素。

  问题四:虽然我们都说早筛很重要,但是生活中依旧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重视肺癌早筛。您和我们大家讲讲早筛会给患者带来哪些获益吧。

  早期筛查是临床诊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肺癌的筛查已经列入我国的大健康项目,需要广泛的科普和政策宣传,让广大人民了解肿瘤筛查的重要性。如果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就诊,此时可能已为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差,生存期有限。但早期患者经手术治疗大部分可治愈。特别是对于以上所诉高危人群,意义巨大。

  问题五:那么,肺癌筛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都有哪些?

  主要做两方面的检查:一方面是实验室检查,另一方面是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查,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等,通过这些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发现一部分肺癌高风险人群。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低剂量薄层螺旋CT,可以及早发现肺内较小的病变。由于射线剂量低,可作为长期随访手段。

  问题六:有些人在体检时发现肺结节,就认为自己离肺癌不远了。针对这种情况,您有什么想说的吗?体检发现肺结节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肺结节的概念为:直径小于3cm的局限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肺结节病因繁多,可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居多。如体检发现肺结节,可及时到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相关医学资料对结节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估。

  对于明确病因的良性的肺部结节则需要对因治疗。如结核给予抗痨治疗,真菌感染给予抗真菌治疗。对于高度可能或病理确诊的恶性肺结节,应考虑手术切除或其他局部根治性治疗手段(如消融、根治性放疗等)。对于无法明确结节性质且经医生判断可以观察者,应随访观察。

  对于肺结节,切记以下情况:一是觉得不痛不痒,放任不管;二是如临大敌,手术一切了之;三是无明确感染指证的情况下长期应用抗生素。

  问题七:如果说最后真的确诊为肺癌的话,咱们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肺癌的治疗应明确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基因和免疫分型、并对患者整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后给予合理的、精准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肺癌早期、中期、少数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放疗也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联合化疗效果更好。而且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适用于局部晚期或因为高龄、其他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肯定,有极少数的早期患者可通过化疗治愈。对于晚期的肺癌患者,化疗的主要目的为控制肿瘤发展,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分子靶向治疗:指针对明确的致癌驱动基因而研发的药物,该疗法选择性的抑制肿瘤细胞,主要应用于肺腺癌。治疗前需要完善组织或血液的基因检测,只有有明确分子靶点的患者才适合应用。主要包括EGFR/ALK抑制剂和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贝发珠单抗等。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也是肿瘤治疗革命性的进步,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主要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单抗的治疗,联合和不联合其他治疗手段,能显著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期。

  问题八: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疗效非常好,是所有的患者都能进行免疫治疗吗?

  鉴于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方面优异的临床数据,因此写入了国内外多个肺癌诊疗指南,特别对于晚期的患者,明显延长了生存时间,有望把肺癌引入一个慢性疾病的时代。

  但免疫治疗在带来疗效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独特的作用机制,也会给人体其他系统带来免疫损害,如免疫性肺炎、心肌炎、肠炎、肾炎、垂体炎等,严重的免疫毒性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也会带来长期的靶器官损害,甚至带来死亡的风险。

  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免疫治疗时选择患者要慎重,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免疫治疗。以下是禁忌症:(1)高龄者,身体虚弱、体质差者。(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3)感染性疾病急性期(4)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5)器官移植或HIV感染者(6)既往应用该类药物时出现3-4级毒性反应者。

  问题九:那咱们的患者在进行免疫治疗之后,疗效大概是什么样的呢?

  2、

  免疫药物应用于临床5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瘤种的治疗。在肺癌的临床实践中,不管是单药,还是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不管是在一线治疗,还是后线治疗,在疾病控制率、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方面都较以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部分优势患者达到了带瘤长生存的目的,个别患者甚至达到了临床治愈。在毒副反应方面,如果治疗群体选择适当,及早发现毒副反应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毒副反应基本可控。总体来说,免疫治疗是未来肿瘤领域的期待方向,也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高地。

  主持人结尾:好的,非常感谢孙主任的精彩讲解。相信通过刚刚的讲解,大家一定对肺癌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会更加清楚早筛早治的重要性。好了,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 张雅琦]